(3月29日,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在寺庙中接受救济的平民。由于全球粮价上涨等原因,东南亚许多国家遭遇“米荒”。图片来源:IC。)
网络版专稿 记者 邓美玲 印度政府4月1日宣布,将暂停出口大米以缓解国内米价高涨的局势,3月28日越南政府也表示将削减20%的大米出口量。米荒正在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而长期以来饱受饥饿之伤的一些国家更是雪上加霜。
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ESCAP)3月27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亚太地区各国面临的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将是未来几年内的最大挑战。报告认为,亚太地区许多国家都面临着食品短缺的威胁。同时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今年二月发布的报告称如今全球36个国家都面临食品短缺。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到去年七月底,世界稻米储存量达7210万吨,是自1984年以来的最低点。
大米的限量出口和涨价正在全球掀起一场风暴。在亚洲,孟加拉国一名部长警告说,食品高价正在孟加拉国掀起一场“无声的饥荒”。孟加拉国40%的民众每天收入不超过1美元,穷困家庭里70%的开销都花在食品上,不断高涨的粮食价格引起居民恐慌,人们开始囤积大米,而这种举动又进一步加剧了食品价格危机。
在非洲,因为食品接连发生暴动。喀麦隆今年2月因物价高涨发生暴动,有40人在暴动中死亡。科特迪瓦和毛里塔尼亚也因同样的原因发生暴动,并造成人员伤亡。在塞内加尔和布基纳法索也出现了抗议物价上涨的示威活动。埃及4月6日暴发了抗议高通胀和低工资的罢工活动,在埃及北部的Mahalla城,纺织工人与防暴警察发生冲突,有150多人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