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今天公布了2月份CPI数据,达到8.7%,再度创下11年来单月新高。就此,金融界网站第一时间连线了国务院国资委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赵晓博士。
赵晓表示,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创下新高在意料之内,在2007年下半年物价上涨的推动下,产生了一个撬尾的价格影响,加上春节期间雪灾的负面影响,08年CPI创下新高并不意外。2008年下半年CPI会下调,即使政策当局出台系列从紧调控政策,2008年全年CPI也可能在5%以上。并表示,CPI不足以作为出台从紧货币政策的依据,过于从紧的货币政策会导致2008年经济增长失衡。
赵晓认为,出台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要综合国际与国内的经济环境来考虑。从国际经济环境来看,目前国际物价水平普遍有上涨的趋势,并且把这种物价上涨传导到了中国国内;美国经济也出现了衰退减速的迹象,而这正是中国经济在国际经济中发挥领军作用的良机。从国内来看,2月份CPI上涨主要是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所致,农产品价格上涨与雪灾、去年的物价上涨惯性作用有关,在意料之内。
在1997年CPI涨幅达6%,国际经济环境紧缩的情况下,当时政策当局采用了从紧的货币政策,结果导致连续几年的通货紧缩,希望政策当局不要被CPI所蒙蔽,重蹈97年采用从紧货币政策覆辙,应当适当释放政策回暖的信号,给市场以信心。
赵晓还谈了他对房地产市场的看法,现在房地产市场的观望情绪在延续,现在已不仅仅是政府,消费者在提倡房价下调,房产开发商也开始下调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