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荒者的未来
导语: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李翔 过于夸大中芯所面临困境的人,往往无视于中芯仍然迅猛的扩张速度,以及张汝京本人的顽强。

张汝京的白色坐驾开过中芯国际工厂的大门时,他的同事下车去为我换取证件。这时,站在大门一侧的保安走了过来,用手敲车的后备箱。他的老板冲他挥了两次手,不知所措的小伙子才意识到,他例行检查的车的司机正是张汝京。

每一辆从中芯国际开出的车,都要经过严格的检查,包括打开后备箱。这种措施在上一次让我们的摄影师大为不解。在中芯国际大楼的入口处,访客们需要套上鞋套,工作人员则要换鞋,然后,必须刷卡才能进入。入口处的标识提醒所有人,未经允许不得拍照,而且,“我们不鼓励你拿可以拍照的手机入内”。

他带我去参加他们送别一位同事的聚会。那是他以前的一位秘书,20岁出头的台湾女孩,从台大毕业之后到父母的出生地上海工作,现在要选择到国外读书。在路上,他不断对他的新秘书讲话,“你应该在开会之前告诉我会议的议题是什么”,“你为什么没有留客人吃午饭”,“我自己开车,但是你要告诉路怎么走”……说完之后,他会看我,“你看,我不是事必躬亲,我是要教会他们如何去考虑和处理事情,这样他们才能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得更好”。

“我们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你同我们接触久了,就会明白我的风格”,他说——当然,他可能正是那个严厉的家长。在不久前的谈话中,我曾经问他,外界对他不善放权、事必躬亲的管理风格的描述是否属实。

张汝京的回答是,“我们成立了很多部门,我会把决定权下放,但是我会在各个不同的层次上带一些人——我不只是带上面的人,基层的人我也带。但我不是去管他,我是尽量地去教他”。他回忆起自己在德仪的经历,认为自己的这种方法正是从自己昔日的领导者身上学到的,首先是教,然后是信任,“他做得很好,我就不管了……我以前写的报告,老板改得一塌糊涂,逐渐他不太改了,后来我交上去的报告,他说不用看,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比如出差报销,我以前的老板对每一位直接部署的报账都会看一下,但是我的单子他从来不看,我给他他就签字。我问他为什么不检查,他说你一直在为公司省钱,而且很诚实,我不用看。我现在在用同样的方法对待我们的员工。”

现在他用实际行动来证实他的说法。

在上海张江科技园中芯国际工厂附近的一家湘菜馆二楼的包厢内,坐满了中芯的资深员工,其中有从美国开始就一直同张汝京一起工作的伙伴,有他在美国认识后来成婚的夫人,也有中芯创立的学校的校长,他们后来都跟随张汝京来到上海,帮助他实现在大陆建造芯片工厂的梦想。

“刚到上海,这边还是一片农田。不过也没什么不适应,因为所过的生活基本上是起床就去上班,回来已经该睡觉了。来上海两年后,我才知道,原来这附近还有一家八百伴。”同张汝京一起工作十多年的副总说。

他们轮番向我介绍自己,介绍完之后,张汝京会再向我解释他们结识的时间和他们的简单经历。他会不厌其烦地把英文翻译成中文,或者把中文翻译成英文,在做所有这些事情时,他笑容可掬,正像一个大家庭的家长。

大部分时刻,张汝京总是典型的工程师装扮,他最习惯的衣着是上身着一件淡蓝色工作服,下面是一条宽松的裤子。只有在少数场合,他才会西装革履。很多时候惟一能表明他与众不同的地方是,在他胸前别着的胸牌 上 , 底 端 的 员 工 编 号 是 :E000001——这表明他是公司的第一位员工,也就是创始人。但是在我们见面的星期六,我没有看到这块著名的胸牌——张汝京一周要工作六天。

当张汝京2000年来到浦东张江设立工厂时,他几乎需要重新建立一个社区。员工们甚至在工厂开工之前就到达了上海,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带来了夫人和小孩。张汝京于是说服股东,建立起供员工居住的中芯花园和拥有幼儿园、小学部与中学部的中芯双语学校。到现在上海中芯国际仍拥有1000多名外籍员工,他们和中芯国际其他员工中的一些人包括张汝京本人拥有相同的信仰:基督教。于是张汝京又在获得政府批准之后,在中芯花园旁边建立起一座教堂。

对于大陆而言,这位芯片巨人的传奇正是从他在浦东建厂之际开始的。

台湾芯片业教父张忠谋曾经说过,我在创立台积电之前,就已经“独登高楼,望尽天涯路”。同样,在创立中芯国际之前,张汝京在芯片业也已经声名显赫。他曾经和张忠谋共同供职于德州仪器。离开德州仪器之后,张汝京参与创立台湾第三大芯片生产商世大集成电路,任总经理。而当世大被张忠谋的台积电收购之后,张汝京出走上海,创立中芯国际,并在五年之内一跃而成世界第三大芯片代工商,成为另外两大芯片代工巨头台积电和联电的竞争对手。


在关于张汝京的昨日的叙述中,最迷人的部分在于所谓的“芯片恩仇”。

台积电和联电,这两大芯片代工厂商曾经竞购张汝京任总经理的世大。一种流传的说法是在张汝京不知情的情况下,世大被台积电收购,张汝京为此负气出走,到上海建立自己的芯片王国。随后发生在台积电、联电和中芯国际之间的故事,让这种芯片恩仇继续上演。张忠谋、曹兴诚和张汝京,三个芯片巨头的恩怨在各个媒体上流传。

但张汝京否认了这种说法,“台湾记者喜欢写故事,但(这个故事)其实从头到尾都不准确,我一直希望能够澄清这个错误。”在张汝京的叙述中,最初,他并不是台积电收购世大的反对者;后来,他也不对张忠谋存有任何个人成见。

后来,这个故事中又增加了更为复杂的因素,比如他在 2005年的4月份遭到台湾政府的处罚,因为他违背台湾“经济部”的规定,到大陆投资。而台积电和联电正是出于这种考虑,在投资大陆上一直都畏首畏尾。再比如,中芯和台积电之间的法律纠纷以及曹兴诚对中芯的公开指责。

对于张汝京而言,他有更多的问题需要去考虑。尽管他在短短数年之内就将中芯国际锻造成全球第三大芯片代工厂商,中芯在香港和美国的上市也部分解决了芯片业所需的大量资金问题,但是中芯国际从2005年开始,却遭遇了连续的亏损,公司的股价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在一次采访中,张汝京说,公司每位员工都持有公司的股票,希望通过全体员工的努力与上天的佑助,让公司的股价快快涨起来,这样大家都会好。

但是过于夸大中芯所面临困境的人,往往无视于中芯仍然迅猛的扩张速度,以及张汝京本人的顽强——他的芯片生涯中,充斥着艰辛、劳碌和各种考验,唯有上帝能让他内心平静,并且坚强。

在大陆芯片业,张汝京是一位当之无愧的拓荒者。芯片业界盛赞基督徒张汝京为盖厂高手。效力德州仪器和世大电子期间,张汝京为公司东奔西突,在世界各地都有建厂和营运经历。当他把自己的建厂经验,同大陆的庞大市场与低成本优势结合起来时,他迅速建成了一家列于全球三甲的芯片厂,尽管期间面临着同台积电在知识产权与商业机密上的纠纷,以及同台湾政府之间关于到大陆投资规定的冲突,但张汝京依然以基督徒的坚定和他所称的对祖国的爱坚持下来——他的办公室永远挂着一幅字:“中兴华夏半导体,芯系全球高科技”。

但拓荒者此时考虑更多的是未来。张汝京拿过采访提纲,反过来,在背面几笔勾勒出一幅中国地图,点出中芯在大陆的设厂地点,然后刷刷几笔,勾成一个菱形布局。在这个布局内,分布着中国芯片业的大部分设计厂商,也就是中芯的潜在客户。当地政府的支持和靠近市场与客户的优势,让中芯在未来可能的竞争中抢先一步。按照张汝京的逻辑和推算,当折旧成本越来越少时,中芯也就有希望扭亏为盈。而中芯的菱形布局,则能确保中芯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保证在大陆市场的领先地位。

2008年年满60的张汝京在为中芯布局的同时,也决定在未来的五年时间内,减少中芯国际对他个人的依赖,培养出自己的继任者。他将之视为一个转型期。与此同时,他又举出张忠谋的例子,已经75岁的张忠谋虽然已经在2005年将领导职务交卸给比自己年轻20岁的蔡力行,但仍然在台积电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在台积电的朋友建议我向张忠谋学习”,他说。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