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系统需要政府干预
导语:投资者报 独家专稿 金融系统不同于其他产业,政府有必要进行积极干预,才能防范下一次经济危机

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了世界每一个角落,让很多贫穷的人变成了富人。但面向未来,我们还必须认识需要面对的很多挑战。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挑战,就是一个国家的危机将可能会对全世界产生影响。通过此次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就可以看出,这是一轮从一个国家产生的、瞬间影响其他国家的危机。


当一个国家融入全球之后,它就可能面临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未来30年甚至更久的时间,世界各国应该加强金融市场的协调,尤其是各国央行之间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虽然我坚定地支持市场经济,但金融系统不同于其他产业,金融机构之间互相依赖,政府有必要进行积极干预。


美国政府干预市场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经济萧条、信用危机,导致1933年情人节晚上美国银行业开始大崩溃。各州的信托公司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银行成批地倒闭,全国银行库存黄金不到60亿元,却要应付410亿元的存款。银行门前人山人海,挤兑风潮遍及全国,就在罗斯福宣布就职的那天,证券交易所正式关闭。


罗斯福上任第二天,发布了两条总统通令——要求国会于3月9日举行特别会议、宣布所有银行休假4天。国会特别会议赋予政府控制金融的权力和根据银行资产发行货币的权力,同时授权政府对囤积和输出黄金的行为实施严惩。银行休假使政府扼制了挤兑风潮并有时间赶印货币。这也开创了美国政府干预市场的先河。


在一个经济体中,如果一家银行认为别的银行都不会放贷,那么它肯定不会放贷,否则它将会承受因经济衰退等原因导致的所有亏损。而如果所有银行都拒绝放贷,经济必然衰退。为了避免这一恶性循环,政府有必要承诺为商业银行的坏账买单。


金融市场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参与者相互依赖。一家信贷提供者,它不可能单枪匹马取得成功,它的成功取决于其他银行的行为。当出现紧缩信贷时,政府保证如果银行出了问题,可以帮忙,可以兜底,起码可以保证让愿意贷款的银行获得一种零回报的局面。在这样的情况下,银行还是会愿意贷款,因为有政府的保证,银根紧缩的现象就可得到解决。


但是如果银行知道政府可以出手兜底的话,他们也可能在改善业绩方面没有积极性。


对于这一两难选择,我建议政府应对金融系统进行积极干预;同时对金融机构潜在的道德风险进行有效监管。


从机制设计的角度,设计最优化的机制,具体而言,政府可以向银行和其他信贷提供者承诺在需要时可以提供支持,以避免信贷紧缩现象的出现。同时,可以通过中央银行或其他政府部门进行监管,监测贷款质量。


比如说,在贷款利率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政府应该设定一些条件,规定符合条件的借贷者才可以获得优惠利率贷款等。这样将可以有效防止下一次金融危机的出现。


对于美国这次次贷危机,美国和英国受到的冲击最大,应对危机应是美英政府当前的首要任务。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宏观政策可以应对通货膨胀为主。不管怎样,只有政府的积极干预才能有利于防范下一次经济危机。

 

Eric S.Maskin,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社会学教授,200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