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59亿公司债剑指并购
导语:

投资者报(记者窦亚南)5月22日,曾宣称2008年不再融资的万科,其发行不超过59亿元公司债券的计划获得证监会有条件通过。该计划中15亿元将用于优化负债结构,其余部分将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此前,万科在2006年末和2007年中分别进行了两次增发,筹资142亿元。

今年5月万科销售出现放缓迹象,凯基证券(KGI)分析认为,5月低迷的房产销售预示着需求的萎缩。作为一家快速销售、以周转率制胜的公司,万科十分清楚资金的重要。而发债融资不仅能帮助企业度过目前的房地产艰难时期,寻求做大机会,同时也巧妙地绕开了低迷的证券市场。

“聪明”的发债

2006年底,万科以10.5元的价格向大股东华润股份有限公司等定向增发4亿股,筹集42亿元。半年后,在2007年8月的A股公开增发中,万科以31.53元/股的价格发行了3.17亿股,募集资金近100亿元,而在此之前,万科自1988年发行A股后的历次筹资总和也才93亿元。

但31.7元的增发价格被认为偏高,迄今万科股价已跌至8元附近,即使复权计算,增发股的认购者也面临亏损。迫于压力,万科曾宣称2008年不再进行再融资。

显然,在当前国内股市低迷的情况下,发债是万科诸多选择中较为明智的选择,也更容易让市场接受。

增发议案中规定,如出现到期未能按期偿付债券本息的情况时,将采取不向股东分配利润,暂缓重大对外投资、收购兼并等资本性支出项目的实施等措施,来保障债权人的利益。

2007年8月14日,证监会正式启动公司债发行,万科在8月底就提出了公司债方案,直到今年5月获批。

市场人士认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公司债能够获批,也说明了管理层对上市公司采取这种融资方式的认同。

此外,万科还采取了其他的“减压”方式。在2007年,万科在拿地上还非常积极,而在当年底,王石则表示2008年之后万科绝不当“地王”。今年5月16日,万科将去年4月27日以14.12亿元购入的“地王”——东莞市南城水濂村地块50%股权,以200万元的代价出让给粤宏远A全资子公司。分析人士认为,万科采取合作开发的方式,减少了资金上的压力。

2007年,万科还出售了上海南都白马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市温馨花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香港万科影视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

下半年或将密集并购

2005年3月4日,万科以18.6亿元受让上海等地“南都系”部分股权,为市场所瞩目。2006年万科收购了22家公司项目,总价款23.8亿元;2007年,万科收购了27家,总价款18.7亿元。

但2008年至今,除了在6月初收购深圳易理地产有限公司旗下“易理园景台”项目外,万科一直没有大的并购动作。万科方没有直接回答记者有关并购的提问,只表示,今后如有收购动作,公司会及时公告。

万科一季度报告中再度提示:资金正成为制约住宅供应和行业发展的最大因素。虽然账面上万科在一季末有156.26亿货币资金,但相关财务指标并不乐观。从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指标看,万科2005年为-0.23元,2006年为-0.69元,2007年为-1.52元,年均增长超过100%。经营现金流净额从2006年的-30.2亿元减少至2007年的-104亿元。

而算上此次发债融资,将为万科提供200亿元的“弹药”。

在今年的一次投资会议上,万科方面表示,今年计划主要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湾区域储备土地1000万平方米,1~5月已经储备土地250万平米,也就是说,6~12月,万科还将购入750万平方米的土地。而在万科2007年新增项目的总规划建筑面积中,41%是通过收购公司或合作方式取得的。

回顾2007年万科的27宗并购案,有20起是发生在下半年,而2008年的下半年万科将有何动作?值得拭目以待。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