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网络时代中,数据业务以及各种多媒体应用是市场的主流。在此背景下,速度快、性能稳定的3G数据卡对用户具有难以抗拒的诱惑。欧洲3G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Vodafone、Orange等运营商在开展3G数据卡业务方面的成功经验对于即将开通的中国3G市场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数据卡试水3G
自日本第一大通信运营商NTT DoCoMo2001年推出世界首家3G移动通信服务后,它的同行们开始奋起直追,香港的和记黄埔电信集团于2003年5月在英国、意大利和瑞典首次推出3G服务。
3G网络的高速传送能力,带来的不仅仅是语音通话成本的降低,更重要的是能满足用户更多的需求。在欧洲,由于东欧和西欧两个地区的移动通信市场环境的差异,其3G用户的需求也不同。西欧地区由于移动用户普及率处于饱和状态,用户对话音业务的需求已经日趋萎缩,而移动数据业务正逐渐成为西欧用户关注的焦点。于是,欧洲各家公司在3G数据卡业务上的竞争就已经展开。
3G数据卡业务是运营商为用户提供可以直接插入笔记本电脑的3G数据通信卡。通过该卡,用户可以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上快速传输数据,不用连线也不用查找无线局域网热点,和GPRS数据卡业务类似,只是传输速率要高出很多。
大多数欧洲运营商都使用数据卡业务来拓展3G市场。Vodafone于2004年4月、T-Mobile于2004年5月、Orange于2004年7月分别发布了自己的数据卡。由于竞争激烈,所以该业务刚刚推出半年,欧洲的3G数据卡业务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大规模的价格战。比如在英国,由于Vodafone的3G业务已经覆盖了英国主要的大城市以及55%的人口,为此,Orange在推出数据卡业务时,提供了更低的价格,同时也宣称覆盖了英国的主要城市以及65%的人口。Orange提供的3G服务,费用从最低每月10英镑,可发送或接收7M字节的数据,到最高每月75英镑,可发送或接收1G字节的数据。与Vodafone的每月最低11.75英镑5M字节、最高100英镑500M字节的资费方案相比更加便宜。在德国市场也是如此,由于竞争对手纷纷推出或者即将推出3G业务,Vodafone大幅度降低了其3G数据卡业务的使用费。各厂家对数据卡的降价进一步拉动了2005年的3G消费市场,并进一步刺激西欧移动运营商开通3G服务。
欧洲运营商在欧洲3G市场刚刚开始启动的时候,就选择大规模采用3G数据卡来开拓市场并不是一种冒险性的尝试行为,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结果。他们主要考虑到数据卡终端价格相对便宜,使用也更简单,更容易让用户体验3G的高速传输数据的能力,因此也更容易让用户接受。另外,运营商们之所以采取大规模的方式,是因为他们希望利用数据卡业务率先启动企业用户市场,因为企业用户的需求和使用实力最大。
Vodafone的3.5G策略
在3G数据卡业务取得成功之后,世界第二大移动运营商Vodafone在2006年时,又推出了应用于3.5G网络的HSDPA数据卡,该卡采用PC MICA接口,将手机SIM卡插入即可联网使用。由于移动网络较Wi-Fi覆盖更为广泛,因此HSDPA上网卡有着更好的适用性。在2G的GPRS环境下,HSDPA数据卡依旧可以上网,但是速率仅为45.6Kbps,而在3.5G的上网条件下能达到较2Mbps ADSL更佳的效果。HSDPA数据还可配合笔记本电脑实现无线上网。HSDPA支持高达1.8Mbps的数据传输速率。HSDPA数据卡刚推出时,在伦敦的价格是99英镑,上网费用是月租95英镑,不限流量。
发展到今天,Vodafone的2G网络在欧洲已经实现了100%的覆盖率;3G在西欧有超过1400万覆盖60%用户;基于3.5G的Vodafone HSDPA数据卡,已经在20多个国家推出。分析机构Informa Telecoms & Media预计,随着Vodafone推出HSDPA服务,包括中国用户在内,全球3.5G用户2010年将超过2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