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报(记者肖妤倩)在人民币升值趋势不减,通胀压力不断增大和热钱流入的情况下,中国央行多次采取加息等货币政策,而在财政政策尤其是税收政策方面,却缺少作为。
随着去年国家取消农业税的举措,以及今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减免4项税负的决定,中国政府在财政收入能承受的范围内做出让利于民的改善,在此宏观背景下,减免税负的蓝图有望就此开局。
增值税转型应推广
在海外,基本上实行的都是消费型增值税,很少的国家实行生产型增值税,如果把17%的生产型增值税换算成消费型的增值税,其税率为23%,而23%的水平略为偏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税收政策研究室主任张学诞认为,“如果是要减税的话,这项政策出来是个减税的政策,而且这个幅度很大。”
此前,2004年7月,东北已经开始增值税转型的试点,从2007年7月1日开始,对中部6省的26个老工业城市、12000多户企业进行了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的试点。在2004年试点之后,很多专家预计该措施应考虑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
今年7月初,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宣布:经国务院批准,东北老工业基地现行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政策适用于内蒙古东部地区。这项措施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该试点的推行,其目的是验证财政负担能否承受。
“从目前来看,应采取措施将增值税转型在全国推开。”张学诞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近几年税收的增长约为20%,处于较快水平,如果不在税收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推行增值税转型的政策,一旦以后税收出现拐点,就更难开展。”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若增值税转型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开,中国财政收入每年就要减少800亿元到1000亿元。但从多位专家的采访中了解,这种影响完全在财政收入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税收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志勇对《投资者报》记者称,“增值税转型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应属于中性。”
据了解,增值税转型,是将中国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在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税制下,企业所购买的固定资产所包含的增值税税金,不允许税前扣除;而如果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则意味着这部分税金可以在税前抵扣。中国此前推出生产型增值税主要是考虑到当时投资和通胀的压力较大。
出口退税应增加
海关总署近日公布的贸易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2341.7 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25.7%。其中出口6666 亿美元,增长21.9%;进口5675.7 亿美元,增长30.6%。累计贸易顺差为990.3 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1.8%,净减少132.1亿美元。6 月份当月出口1215.3 亿美元,增长17.6%。
国信证券宏观分析师任泽平认为,出口增长在6 月份大幅回落到20%以下,主要受外需减退和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在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出口的下降将使出口企业尤其是纺织品企业面临一定的困境。
国海证券段吉华博士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纺织品可能是由于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而人民币升值直接调高了中国出口产品的美元价格,所以现在纺织品出口受到打击比较大,国家通过增加出口退税来补贴也是很正常的。提高出口退税率将增加退还给企业的部分,相当于减税,降低了企业的税收。
根据平安证券的统计,假设2007 年纺织服装行业利润总额达到1160 亿元人民币,那么纺织服装行业上调出口退税率,利润总额将增加15%至25%,扣除25%综合所得税,净利润将增加11.25%至18.75%。因此,出口退税率的上调对中国出口纺织业是较大利好。
个税起征点应提高
中国目前的整体税负情况在世界上偏高,税收负担较重,中产阶层作为夹心层受到的影响最大。
中国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1980年的800元逐渐上升到2008年3月实施的2000元。但是相关人士呼吁应进一步上调到5000元,甚至有人提出1万元的呼声。德勤税务部总监王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大幅度上调个税起征点的可能性不太大。而小幅逐渐上调,是比较简单易行的方式。”
张学诞介绍,在16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决定》中指出,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应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综合从现在来看,实行这样的课征制度短期还比较难,因为涉及很多方面的问题,比如家庭扣除要随物价上涨和家庭收入进行调整,有很多方面的工作需要做。
在中国,个税的扣除额是参考了平均工资的水平,按照平均工资水平的100%来设定。张学诞对记者表示,目前看来,2000元的个税起征点略为偏低,但是政策也不适宜进行频繁调整,因此,应根据个人支出和消费水平的情况分阶段分步骤地调整个税起征点。
但是,目前在个税改革长期趋势不变的情况下,普华永道个税咨询合伙人杨治中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提高个税的监管力度也迫在眉睫。”面对个税起征点的提高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杨治中认为,起征点的上调会在一定程度上使财政收入有所减少,但是如果同时增强个税的监管力度却是个好方法,而且这样还能使贫富之间的差距最小化。
总体上看,减税只是宽松的财政政策的一种方式。国海证券段吉华博士认为,对于部分行业和地区应该采取减税等宽松的财政政策,比如地震灾区等等,但是总体上放松财政政策也会带来比较大的风险,因为中国政府强大的支配资源的力量,很难保证全面宽松的财政政策不会带动新一轮的政府投资热。因此,稳健的财政政策可能还是主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