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板公司进军创投
导语:

投资者报(记者曾郁兰)2008年,风起云涌的创投业界,一种新的创投形态异军突起。在北京,“中关村赢街”在上月开市,前金山总裁雷军、IT界巨子周鸿祎、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蒋锡培等众多实业家同时出现,无数曾经的产业巨头,纷纷变身为投资人 。

在深圳,大族激光(002008.SZ)、远望谷(002161.SZ)、深圳惠程(002168.SZ),这些中小板上市的高科技公司,纷纷成立创投子公司,以一种新型高科技产业资本的形式进军创投。

为何进军创投?

“高科技企业涉足创投的核心本质是延长产业链、创造新的产业链。”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工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守仁告诉《投资者报》记者,“以创投工具打头,通过参股、控股形式,向与产业相关的中小企业投资,就能实现企业扩展、提升产业价值。”

近日,以自有资金1亿元进军创投的大族激光,其目标正是实现产业战略扩展。大族激光董事会秘书胡殿君告诉《投资者报》:“大族激光本身有一些上下游的客户,如果它们有上市计划或股份改造,大族激光作为战略投资者进去,可以获得双赢。”

事实上,大族激光在公告涉足创投的同时,即将参股的深圳国冶星公司,将股权转入大族创投公司名下,而国冶星公司正是大族激光的上下游企业,大族激光对其进行战略性投资,其目的是寻求共同发展。国冶星公司是大族创投的第一个项目,大族激光2007年向国冶星投入非募集资金2000万元,收益225万元,投资收益率为11.25%。胡殿君向记者表示,以后像国冶星的这种投资模式完全可能会复制。

优势所在

产业资本创投由于其与产业集团先天具有的关联性,在创业投资对象的选择机制上、在退出机制上、以及在创投增值服务上,都与金融资本创投机构有着很大的区别。

在创投项目的选择机制上,产业资本也主要是从完善产业链的角度去考虑。大族激光的董秘胡殿君告诉记者,“大族创投不是为了投资而投资,如果这个项目不符合公司战略,即使再好的利润也不会投。有时候可能纯粹是为了一个技术,或者为了获得一个产业发展方向,而选择投资对象。”

在退出机制上,产业资本创投不一定追求被投资公司上市后退出,而可以采取收购、定向增发的方式将其纳入已上市公司。产业资本创投不以套现退出为主要目的,更多的是为达到控制整个产业链的目的。

由于产业资本处于产业链之中,作为其投资工具的创投子公司,也就先天具有产业优势,从而形成在创投增值服务上,具有不同于金融资本创投的独特优势。现在一些外资和本土创投缺乏产业支持,有的没有产业背景,许多人都是投行出身,缺乏做实业的经验。而很多产业资本,本身有丰富的做实业的经验,在本次北京的“中关村赢街”开市酒会中,雷军、蒋锡培,乃至因为风险投资而成就中国最大婚恋网站的龚海燕,也都从实业家变身投资者,他们曾经的创业经历,引起了很多人关注,乃至现场上百家有待投资的企业人士,不仅是想从他们口袋“掏钱“,更很希望从他们身上获得企业运营经验。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