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创业的时代。巨大的产业变迁力量,正不断将中国推向一个创业的国度。从宏观环境来看,中国产业界要想摆脱低人力成本、牺牲环境与能源的发展模式,唯一的道路就是挥手向过去的“打工者”形象告别,停止年复一年的OEM,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
这一过程当中,必然呼唤着更多创业家们的出现,而在千万个创业者的身影之中,有一个群体正在崛起,他们充满激情,不知停歇,不断地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企业,在他们眼里,企业更像是一个产品,该卖掉的时候卖掉,然后开始下一个创业的历程。
我们称这些人为系列创业者,这是创业者的一种新类型、新人类。
他们与其他创业者有着很大的差别,从不停止创业的步伐,也不像大部分创业者执着于一个项目。他们目光敏锐,享受创业过程中的每一份激情。在他们身上,创业的过程远甚于创业的结果。
将企业看成产品
对于系列创业者来说,他们的企业或者倒闭或者卖掉,无论结局如何,都不能影响他们下一次的创业冲动。
2003年12月份的《纽约时报》上描述了一个典型的系列创业者形象,这位名叫霍华德.耶伦的创业者,从1998年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企业后,在不同的行业中相继创办了6家不同的企业。
不同的系列创业者源自不同的动因,有一些系列创业者,将企业做到一定规模之后,认识到继续增长需要一个更高的投资水平,也需要更高层次的管理团队,而自己的能力有限,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将其在合适的时机卖掉,开始另一段创业是最好的选择。与其说是在卖公司,不如说是将公司融入一个大平台,寻找更大的机遇!
也有一些系列创业者,对创业早期的体验情有独钟,当企业日常经营性问题占用了他们大量时间,他们更乐于开始下一个项目。他们热衷于创新与创意,而头痛于琐碎的“日常管理”!有人适合做创意,有人适合做管理,因为摸到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天花板,最终发现自己更适合企业的创业阶段,与其痛苦于日常运营管理,不如索性将公司出售,再重新开始另一个项目。这既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自己创立公司的负责!
另外,某种意义上,这种系列创业者的出现乃至蓬勃发展也有其必然性,因为创业的经验需要不断积累,也需要不断提升对商业模式创新的把握能力,所以说,往往很难在一两次创业中就取得大成,“五次创业才能有可能创造出一个伟大的公司”,系列创业者也是在朝向五次创业的历程中,找寻着自己的归宿,找寻着“冲顶”的机会。
并不是每一位创业者都有机会创办一家伟大的企业。系列创业者们的出现,为更多的创业者们提供了创业收获的一种全新思路。系列创业者往往将企业看作一个产品,通过缩短企业投资收获的周期,增加可收获的项目数量,同样能够获得可观的创业回报。从这个层面而言,纯粹的系列创业者与风险投资机构有着近似性,风险投资商用资金投资项目并兑换高额收获,系列创业者则以创业行为投资项目并适时兑现。
无论是因为良好的创业收获,还是由于企业后期经营的能力壁垒,系列创业者们用自己的实际案例,向更多的创业者们展示了一种新颖的创业模式。这种模式或许不适合所有的创业者,但确实是一种重要的创业模式。
创业者的正确心态
在更多的创业者心中,企业就是自己的孩子,这些心态不是创业者的健康心态。
笔者从来就坚决反对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待,孩子是自己的血缘关系,永远是非卖品,而企业就是企业,在建立的第一天起,就意味着可能会关门,可能会被卖,能够永相厮守的企业可谓罕见,不超过0.1%,把企业比做孩子,对企业更是不负责任。
企业经营就是接力赛跑,需要不断地把接力棒交到下一代经理人手中,甚至需要交给下一个东家(新股东),在多数情形下这对企业才最为有利。4×
今天我们来看系列创业者,无须在意这个群体的系列创业行为究竟是主动而为,还是被动而为,我们需要关注的是系列创业行为背后所体现的企业健康发展观。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把握正确的创业心态,在不同的阶段,用最职业的方式进行企业决策,才能使企业获得更为长远的发展。
比如,在早期创业时,股东角色、管理层角色很多情况下是重合的,但随着公司的发展,股东角色、管理层角色需要日益厘清,两者不能混同。以为自己是公司创始人就可随心所欲,乱下决策的老板大有人在,其实,当你无法按照职业管理者的要求严格要求律己、律下时,就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公司的发展,此时只能保留自己的股东角色,而放弃管理层角色,延请职业经理人。甚至可以考虑像系列创业者那样将公司转移到下一棒。
而在企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创业者的责任就是以股东/员工/客户的价值实现为优先、为大局,将创业者个人感受放在次要位置,实现股东/员工/客户价值增值的最大化与长期可持续发展。这期间,无论是收购,抑或是被收购,只要能够促进这些价值的实现与增长,就是一个值得支持的举措。
至于系列创业者怎样卖公司?这是一个技术问题了。通常讲最好保留一部分股份,最好的方式是“现金+换股”,现金部分短期落袋为安,换股部分可以分享公司未来成长的收益。
框架的连续合并,以及随即与分众合并,是中国合并案例中最为经典的案例,如果你希望了解怎样去更好地卖公司,应该详细地去了解与学习这个经典的案例,这应该是系列创业者的必读案例。
系列创业者们的行为本身,就是在讲述着一个创业心态转变的故事,只有真正放下创业过程中倾注在企业身上的情感包袱,树立企业健康发展观念,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商业社会中,为企业持续注入发展动力,为股东赢得投资收获。
与那些死抱着企业不肯放手的企业家比起来,系列创业者的胸怀更值得鼓励,于公(企业)于私(创业者)都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