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供暖方式和供暖设备的缺陷日益突出,地板供暖已成为业内人士公认的优化供暖形式。我们推出的远红外高分子电热膜具有舒适性、节能环保、运行费低、不占空间的优势,是百姓采购地暖产品的新选择。”北京新宇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宇阳)董事长王安生在办公室激动地说,“可是,我们大量经费都投入研发了,目前资金紧张,没有钱做市场,更没有钱去做合同能源管理。”
节能“新星”正升起
“采用电热膜供暖在国内不是什么新奇事物,但过去多用于顶棚供暖,这不符合‘热量向上传递’的基本常理,以致失败。”王安生提起电热膜供暖,如数家珍,“现在,地板取暖成为新的供暖方式,从中医角度看,寒从脚起,而足心的涌泉穴更被称为第二心脏。在寒冷的冬季,温煦的暖流自足下至经络对心脏、肾及全身大有益处。”
新宇阳采用的该技术由王安生等留日学者们从日本引进的,历经4年,通过反复实验,最终成功研制出的。
那么,电热膜供暖对于用户来说,是否经济、是否环保呢?
对此,王安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以北京地区为例,一般普通住宅的电热膜安装功率为每平方米建筑面积50至55瓦(节能建筑)。如果每个采暖季节按照120天计算,每天保持24小时不间断供暖,系统统计工作时间为6至10小时(温控器设定温度后系统会随温度的变化自动接通或断开),因此,每平方米一个采暖季节的使用电量为36至66千瓦时(度)之间。 初步估计可以优惠20至30%。 这样,优惠后的费用每建筑平方米在一个采暖季最低仅需13元。
“在物理性能上,电热膜地板采暖系统可以因发热材料、电极和绝缘保护层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形态和性能,在使用寿命内功率始终不衰减,几乎与建筑物本身同寿,”他饶有兴趣地说:“我们可以拿几种北京主要取暖方式对比一下。与采用各种锅炉取暖、发热电缆取暖不同,电热膜采暖系统具有设置方便、分室控制的制点,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非常方便地设置供暖系统,系统本身还可以提供一种智能温控系统,通过对地温和室温的双重控制,使室内温度达到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同时有效控制电热膜的工作时间。当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系统自动停止加热,当温度低于设定温度以后,系统自动开始加热,从而达到舒适节能的目的。不会产生废气等环境污染物,运行中无噪音。占用空间极小。地采暖的施工可与建筑装修同步进行,简单方便。”
为钱所困发展难
“我们可以根据用户需求生产任意规格、任意功率、任意电压的电热膜,为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王安生越说越激动,“该项技术在日本及韩国广泛应用于建筑供暖、道路融雪、工业供暖保温、户外保温、农业育苗以及医疗保健等领域。我们远红外电热膜的应用领域也基本含盖了以上提及的领域,尤其在室外卫星天线融雪、理疗保健方面具有非常广阔的投资获利空间。”
产品市场是远大的,但大市场需要大资金作为后盾。“我们只有140万美元的注册资金,考虑到产品安全性、产品系列化的问题,我们在研发上投入了很多经费。可是现在资金很紧张了。”
新宇阳的客户目前基本上是地产开发商、建筑设计院、建筑工程公司,以及一些散户。王安生也曾经想做节能服务公司,从事能源管理,这毕竟是节能企业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这把用户的资金与技术风险降低,利于快速打开市场,还能获取更大的收益。不过,“节能企业自身资金有限,得到VC投资也不是说有就有,从商业银行贷款也很困难,尽管我有厂房设备可做抵押。曾经想靠我们的股东的投资,做合同能源管理,但关键时刻对方不愿意追加投资,只好做罢。” 王安生无奈地说,“我现在就靠卖这些产品维持基本运转。我就想不明白,在日本、韩国,这个产品有很好的市场前景,怎么在国内却没有人看好这一领域,进行大规模投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