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7月份,沪深两市公司的中报也拉开了序幕。虽然当前市场行情仍不甚乐观,但基金已经开始提前布局中报行情。记者发现,部分中报大幅增长的个股,基金已在今年第一、二季度大幅增持,显示了基金先知先觉的能力。
绩优股受追捧
岳阳纸业的中报显示,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2330万元,同比增长164.38%。虽然市场低迷,但据岳阳纸业二季报的显示,众多基金在其身上不断加仓和建仓。
其中,长信金利趋势新进2858.35万股,占岳阳纸业流通股的5.64 %A股; 富兰克林国海潜力增仓2444.70万股;鹏华价值优势增仓795.39 万股;华夏优势增长增仓466.38万股;大成精选增值新进1266.47万股,占岳阳纸业流通股的2.50 %; 易方达价值精选增仓946.45万股;华夏行业精选增仓932.02万股。
双良股份的中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48亿元,同比增长54.17%;营业利润1.25亿元,同比增长79.40%;净利润9759.87万元,同比增长112.74%。而根据双良股份二季报的显示,早有基金在二季度增持。其中,光大保德信红利新进400.00万股,占双良股份流通股的1.14%;大成财富管理2020生命周期增仓99.99万股;华宝兴业先进成长新进180.00万股,占双良股份流通股的0.51 %。
“从通胀走势和政策取向判断,目前还看不到A股市场反转的迹象,但是市场转强也是不争的事实,为了不被大盘抛在后头,本基金采取稳健策略,在二季度大幅增仓业绩稳定增长的银行股。”招商基金旗下招商大盘的一位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
上投基金认为,因临近上市公司中报业绩披露期,绩优公司通过利润的增长,股价将获得支撑和上涨,绩差公司由于业绩低于预期将进一步下跌寻求支撑。预计个股的走势分化将进一步加剧,市场结构性调整将继续演绎“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市场格局。企业利润的实际增长将是下一步股票投资关注的重点。
重仓埋伏重组股
由于重组的缘故,停牌了两个月的盘江股份,终于在7月10日复牌。该股不仅没有因最近两个月市场大跌而补跌,反而逆市上扬,并且创出的新高30.25元,让提前布局的基金捡了一个大红包。
公司董秘伍正斌向《投资者报》记者透露,自4月开始启动的重组事项,最初的目的是增强公司盈利能力。不过,在没有获得证监会正式批文前,公司重组事宜还不能算尘埃落定。
尽管重组尚未落定,但并不妨碍市场对该股大力追捧,有关基金更是提早强力介入。据盘江股份一季报的披露,宝盈策略增长、申万巴黎新经济、交银施罗德成长,分别新进455.56万股、307.16万股、280.00万股,分别占盘江股份流通股的2.71%、1.83%、1.67%。
招商基金认为,在整体工业利润率高于上市公司利润率的现实情况下,通过集团注入优质资产,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将获得明显改善,盈利能力有望大幅提升,这类题材可能会形成长期的市场行情。央企的整体上市以及军工、传媒、机械、电力、交通运输等行业都是相关题材的多发区,我们将保持紧密关注。
提前增持金融股
据有关数据显示,截至6月18日的近20个交易日还净卖出达9.6亿元的华夏基金在近期开始反手做多。截至6月18日的近5个交易日内,华夏基金净买入达16.94亿元,仅次于南方基金净买入的17.17亿元。而在华夏买入的股票中,银行股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以工商银行为例,早在5月19日至21日内,华夏基金便连续三天增仓工商银行达8817万元。而从6月10日市场连续大跌后,华夏基金明显加大增仓力度,仅6月10日就买入工行6694万元,而在此后的13日、16日和17日,华夏基金又陆续买入工行上亿元。另外,华夏基金在交通银行、民生银行等银行股的操作上也与之类似。
对于华夏基金大举增仓银行股的原因,东方证券分析师欧阳山表示,一方面是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银行股的股价已经比较合理,目前股份制银行2008年动态平均市盈率只有15倍左右,另一方面,股指在严重超跌后,一旦出现大幅反弹,银行股将很可能带来较好的回报。
随着近日建设银行预计中期业绩同比增长50%以上,截至目前14家上市银行中已经有9家公司发布中期业绩预增公告。其中,浦发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公司预增幅度均在一倍以上。在业绩持续增长的带动下,近来银行股在市场中起到了领涨大盘作用。与此同时,基金也将更多资金转向增持银行股。据Topview数据显示,民生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和建设银行等,基金呈现净买入迹象。除了银行股外,中信证券、中国人寿等也被基金强力增持。
“A/H市场中,金融股已在不知不觉中出现了接轨,A股金融股已基本调整到位,有望最先带动市场反弹。”深圳一著名私募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