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的一个晚上,接到一位朋友的电话。电话中他气急败坏地报怨了半个钟头,喋喋不休地一会儿抱怨中国的股市,一会儿抱怨监管者,一会儿又抱怨美国的次贷危机……总之由于这一轮的暴跌导致他投资于股市的资产不断缩水,近一个月已经损失了“一辆宝马”。同样是他,在去年8~9月间还洋洋得意地告诉我,他在股市里的投资一个月就净赚“一辆宝马”。两次电话虽然一忧一喜,但背后反映的是投资者的情绪,本质是一样的,即情绪失控。
A股在经历了连续9个月的下跌后,大部分的投资者情绪会相当沮丧,甚至情绪失控。投资者在情绪失控的时候往往会做出冲动性的投资决策,而这些决策事后往往会被证明是“错误的,或愚蠢的”。所以投资者在管理投资风险的时候,首先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情绪失控,则可能导致风险管理的失控。
在过去几十年里,行为学被引入金融学形成了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 finance)。行为金融学不仅仅在学术上成为金融学的一个研究分支,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被机构投资者应用到投资策略的决策中。行为金融学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投资市场的走势和股票的价格往往由于人的非理性(或情绪化)决策而产生重大偏离。
这与过去的有效市场理论是有所不同的。有效市场的一个假定条件就是:市场的行为人是理性的。在有效市场里,只要信息是及时的、充分的、公开的,那股票的价格会第一时间反映其内在价值。
但是,自2000年高科技股的繁荣泡沫破灭后,人们开始怀疑有效市场的理论。行为金融学的支持者发现,在某些时候人们往往无法有效传递或正确解读信息。而当市场的信息无法有效传递和解读时,市场就会偏离正常轨道。通常在三种情况下会产生严重的市场偏离。
减少非理性投资行为
一般认为:投资者作为个体,用自己的钱来投资,他的投资行为应该是理性的,而不是即兴的儿戏。但在实际中,我们看到的许多投资者则表现得十分情绪化和非理性。比如:一些投资者连“市盈率”这样的基本常识都没有,但买卖股票却十分爽快;动辄几万、十几万的投资,其买卖的决策过程似乎比买一把韭菜都简单(这些人买韭菜可能还货问三家)。
如果你到一些证券交易所的大厅里,看到一些散户投资者的买卖决策过程,在几分钟内可以频繁地买卖几只股票。面对这些缺乏证券知识的人,能如此频繁“果断”地做出投资决策,你很难用“理性”来形容。
在任何一个市场里都有理性投资者和非理性投资者,只不过在不同的市场,不同的阶段里,理性和非理性投资者的比重不同而已。通常来说,专业投资者(或机构投资者)比散户理性;成熟市场里理性投资者的比重较大,新兴市场里非理性投资者比重较大。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市场,非理性投资者的比重也相对较大。
规避系统行为偏差
人的行为往往表现为群体性,即个体的行为往往受群体的影响。这也就是“羊群效应”。在某些时段,投资者的行为会产生某种集体偏差。如:上世纪90年代末的网络.com概念热,那时的华尔街只要沾.com就能获得市场的狂热追捧,几百倍市盈率的股票比比皆是。
去年,A股市场上对一些垃圾股的追捧也可以看出系统行为的偏离,一些亏损的ST股票的股价被抬到了几百倍的市盈率,一些小盘低价股(通常都是绩差股)也成了市场追逐的热点,背后真正的驱动力不是公司的基本面或业绩,而是“短期翻番臆想”的非理性群体行为。
在不成熟的市场,这种由系统行为造成的市场偏离更为频繁,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和破坏性。而且具有传染性,当市场暴跌时,恐惧情绪的迅速扩散往往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前一阵A股的表现就是一种“群体性的恐慌”,或“群体的非理性(包括机构投资者)”。
金融市场套利的限制
在一个成熟的市场里,由于有许多可供选择的套利产品和套利工具,当市场出现由非理性导致的股价严重偏离时,理性投资者可以采用套利工具,以杠杆的形式,套取市场偏差的红利。假定:一只股票价格短期内从3.00元飙到20元,一旦有经验的投资者发现股价已严重偏离公司的基本面,则可以“借货沽空”,那可以一定比例的押金向证券公司“借股票”,在市场上抛售(short sell),然后,在股价跌到10元时再买入,还给证券公司释回押金,套利的收益就是10元。但,正是由于A股市场上缺乏这类套利产品,才使得一些股价在非理性因素的驱动下可以长期偏离公司的基本面。
通常,在成熟市场里这类套利产品有利于理性投资者修正由非理性因素造成的股价严重偏离。套利机制是股票市场修正错误的一种有效的手段,缺乏套利机制的市场会因为非理性系统行为造成股市的严重偏离(单边运动),从而造成市场的巨幅震荡。近期A股市场频繁的巨幅震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市场缺乏套利机制,当市场出现严重偏离时,缺乏市场化的纠错机制,只能靠非市场化(政府政策)手段纠偏。
实际上,在任何市场,情绪和基本面都对股价产生影响,只不过情绪的影响是暂时的,阶段性的;而基本面的影响则是长期的,持续性的。情绪(非理性)会使股价短期偏离(价值),但理性会让股价回归基本面。股价不会长期偏离基本面(价值)。
我常常认为:投资者如果要战胜市场,首先需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平和理性地做出投资决策,任何偏激的情绪都将导致错误的投资决策。投资的过程更像是“修炼”,投资者的“伟大”是“熬”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