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价加速上海出租业整合
导语:

投资者报(记者赖洪平)“上海将可能出现强生控股、大众交通和海博股份三大出租车巨头,目前120多家规模出租车公司也在此次整合之列。”上海某出租车行业人士说。

7月9日晚,巴士股份(600741.SH)发布公告,强生集团(600662.SH)总经理金德强以及上海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丰余、巴士新新公司总经理张必伟分别担任巴士股份总经理和副总经理。

这次高管空降被看做是强生集团整合巴士股份的开始,也是上海出租车行业整合的序幕。整合涉及的两家上市公司是上海出租车运营第二、第三大公司,强生控股共拥有8000辆出租车,巴士股份拥有6500辆出租车。

6月2日,巴士股份发布公告称,上海国资委已同意上海久事公司上报的巴士股份公交资产剥离上市公司方案,并决定在上海汽车(600104.SH)工业(集团)总公司范围内选择资产注入巴士公司。在剥离公交车这第一大主营业务之后,第二大主营业务出租车资产以及汽车租赁资产或将被强生控股接手。

久事公司是上海市政府1987年组建的国有独资综合性投资公司,主要掌控上海的国有公交资产。公开资料显示,久事公司持有巴士股份股权28176.349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2.96%,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久事公司还于2006年合并持有强生集团45%的股权,成为强生集团的第一大股东,强生集团持有强生控股32.51%的股份。

“地面公交业务剥离出相关上市公司后,久事有动力将剩余公共交通资产集中于一家上市公司,这样既可以做强、做大主业,又可以贡献一个壳资源。” 国金证券分析师赵乾明说。

三大公司呼之欲出

强生控股8000辆出租车加上巴士股份的6500辆,两者合并之后达到14500辆,将超越目前排在第一位的大众交通(600611.SH)的8730辆。但知情人士透露,大众交通将整合锦江控股旗下出租车资产,海博股份也将把“蓝色联盟”收编。

2007年和今年3月,大众交通出资控股了上海虹口大众出租汽车有限公司99.84%股份,如果再整合锦江控股4500辆出租车,总量也会达到13000多辆。

大众交通财务总监、董秘顾华说,如果价格合适的话,不排除收购一些中小型出租车公司的可能。

而传闻的另外一方海博股份(600708.SH)旗下上海海博出租汽车有限公司组建于1998年,现拥有出租车5000余辆,是上海出租汽车行业五大骨干企业之一。而“蓝色联盟”成立于2001年5月,由18家拥有出租车数量在200辆到1000辆之间的中型出租车企业携手成立,联盟采用统一的标志和车身颜色。联盟成立时,出租车的数量规模一度突破7000辆,与大众、强生公司的出租车数量相比也毫不示弱。

“海博股份去年就已经收购了,只是由于某些原因还没完全改换顶灯和颜色。”知情人士说,“蓝色联盟”所属车辆应该是归属海博股份挂靠管理,原属企业资产归属不变。

高油价加速整合进程

“上海国资委对其拥有话语权的城市公共交通资产进行资源整合优化是个大概率事件,不能确定的是时间进程和具体的整合方式。”国金证券分析师赵乾明说,现在的高油价将加速资产整合过程。

上海出租车行业的整合是在上海市政府整合公共交通资源这个大背景下的一个具体步骤。上海市政府仿效北京市政府做法,将盈利能力低的地面公交业务剥离出上市公司,以更好地承担公共服务职能,而且上海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和出租汽车资产发展方向和整合路径上,政府将有不同的规划。

“北京市政府补贴公交成本与北京巴士股份公司的改制几乎同步推进。上海市政府或许会学习北京,在为上海市民提供最基本出行服务的同时还需要向股民、投资者交出漂亮业绩单。”国金证券分析师赵乾明在其报告中就曾预测出巴士股份的资产分配方案。

虽然这次的整合是由上海国资委牵头,但是涉及的范围大,牵涉到各方利益平衡问题。这次的整合也充满了困难。由于油价上涨,出租车行业出现了一些运营困难,因此上海市政府鼓励本地出租车公司进行并购。

“油价这么贵,出租车司机比较缺乏,出租车公司的运营出现了一些困难。”上海纺运汽车服务公司负责人张女士说,虽然有听说上海将在奥运结束之后对起步价进行调整,但是这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上海黄海出租车公司邵先生则认为,无论是政府进行油价补贴还是提高起步价都无法根本解决出租车公司运营困难。他说,现在上海出租车每辆每月的养路费需要1000元,而其他地方只要250元,如果不实现费改税的话,出租车企业运营困难将会继续。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