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报(记者 冯昭)都是通胀惹的祸。
对许多人来说,李兆基是一个难以企及的梦;然而,近期的亚洲小股灾却把人们从神话拉回现实。7月15日这一天,香港恒生指数跌至21000点,由于股市走弱,有“亚洲股神”之称的李兆基也难以幸免,不但他看中的12只股票全线大跌,其私人旗下的兆基财经资产总值也由高峰期的2000亿港元缩水至1500亿港元,损失约四分之一。
李兆基1926年生于广东顺德,自幼在父亲开设的银庄耳濡目染,他曾亲眼看见有人几天前还拥有几捆法币,几天后便因通货膨胀而一文不名。年轻的李兆基从中悟出一个道理:钞票只是浮财,而拥有物业才是真正的恒产。这一点,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日后专注于地产的经营策略。
1948年,李兆基和父亲关闭银庄,只带着1000元来到香港躲避战乱,10年后,开始涉足地产生意。1963年,李兆基与冯景禧、郭德胜组建新鸿基企业有限公司,被誉为香港地产界“三剑客”,李兆基任董事局副主席兼公司总经理。1972年,新鸿基地产股票正式上市,三人也就此分道扬镳。
1975年,他以1.5亿港元资本创办恒基兆业,上世纪80年代初,香港股市狂潮再起,恒基兆业趁机上市,一举集资10亿港币。1988年,李兆基跃入香港十大富豪榜中。1997年,李兆基个人资产达150亿美元,是当时的亚洲首富。
随着香港房地产业日益成为微利行业,2004年末,时年78岁的李兆基突然“转行”:注资500亿港元成立主要从事股票投资的兆基财经。两年后,他所拥有的500亿港元变成了2000亿港元,他因此荣膺“亚洲股神”的美誉。
曾几何时,这位“亚洲股神”最讨厌股票。但李兆基认为,过去10年,人们认为有钱人要拥有自己的房子;但是最近几年,房子的地位已被股票和金融投资所取代。
或许是冥冥中的安排,年逾八旬的李兆基终于没能躲过他幼年时看到的一幕。通胀下的股市如一只巨大的黑洞,把“亚洲股神”也卷入其中,面对熊市,李兆基也只能败给市场。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管结果如何,相信李兆基能淡然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