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报(记者梁盛)你准备好了吗?老年人身上的财富机会,随着老龄化的加速,已越来越近。
2018年,中国老年人的数量也将超过2.3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5.93%。全国老龄办发布的《中国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中指出,“2001年到2020年这段时间成为中国的快速老龄化阶段。中国将平均每年新增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
这意味着一个庞大的“银发市场”等待开发。随着老龄化比重的增大,特别在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养老服务等方面,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大机会。
商业资本进入
在一些发达国家,围绕老年人消费市场应运而生的企业已初步形成了一个现代商品和服务的产业延伸链。而在中国,这个市场还没有形成。
以养老服务为例,中国的市场供给缺口很大。老年人对养老护理的需求越来越大,中国几次较大规模调查的数据表明,约有3250万老年人需要不同形式的长期护理,5%的老年人有入住养老机构的愿望,且将逐步增加。越是经济发达地区,养老护理需求越高。在今后10年,随着老年人口的逐渐增长,这种缺口将日益扩大。
在欧洲和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居家养老服务已经引进了商业机构。在中国,这种商业化养老机构的发展也将是大势所趋。
北师大劳工问题研究中心的副教授李长安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商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产业今后肯定会在社会保障领域中占据一席之地。现在这个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找到好的商业模式,且盈利能力不强,目前只能将目标锁定在高端客户。”
这种商业化养老机构就是把一部分老年人集中到一起,为他们提供包括起居、饮食和医疗护理等各方面的一条龙服务。把原本分散的老年人集中到一起,从某种程度上也有助于老年人的交流,从而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实际上,在北京等城市中,已经有了这种商业化运作的养老机构。
据记者了解,外资也开始进入中国的养老院产业,并将目标瞄准了那些愿意支付高昂养老费用的老年群体。2007年底,一家名为“夕阳红康乐中心”的外资养老院在江苏省江阴市落户,由美籍华人虞觉惠投资1000万美元建成。康乐中心由老年公寓、托老部、文体活动中心、康复中心、生活服务和商业服务中心六大部分组成,构成了集居住、疗养、康复、保健、学习、娱乐、休闲、购物等综合配套为一体的养老服务建筑体系。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10年之后,各种与老年人健康相关的行业都将因为旺盛的需求而得到迅速发展。此外,休闲、园林和旅游等领域也必将成为老年人关注的重点。伴随消费结构的变化,相应的产业和就业结构也会因之而改变。老龄化会使一些产业受益,比如保险、制药、生物科技与健康食品等。老年护理中心和度假别墅等新兴产业也有可能随之兴起。
高盛中国的经济分析师乔虹说:“消费模式不仅会因为主要消费者的年龄层而改变,更重要的是其教育水平提高和快速的城市化所带来的影响。中国消费者会更加成熟,其消费习惯也会逐渐向发达国家消费者演变。随着人们购买力的增强,这些变化对于旅游、娱乐、媒体、时装、奢侈品、消费品以及房地产业都可能都是利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