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报(记者王雪婷)2018年,中国1/4的村庄将变为城市,1/4的农村人口将转为城市人口。而农村人口城市化,将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带动工业、消费、服务、建筑、能源等领域的迅猛发展,而中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也将逐渐被取代,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前景广阔。
这种变化,在四川和重庆初显端倪。目前,四川成都和重庆正经历着这样一场变革。国务院去年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很多农村吸引投资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面貌为之一新。随着改革的深入,这些农村将逐步具备城市的职能,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在逐步推进。
10年后城镇人口将达8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的进展迅速,城市发展的水平从1980年的19%,提高到2005年的43%,提高了24个百分点,增速是同时期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差不多每年城市化的水平提高一个百分点,2006年达到了43.9%。2007年城镇化的指标44.9%,城镇居民达到5亿9400万,农村人口为7亿2175万。
按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计算,到2018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达到56%。根据预测,2018年中国总人口将超过14亿人,届时居住在城市和城镇的人口将达到 7.84亿人,比现在多2亿以上。农村人口将从现有的7亿多人,减少到6亿人,即将有1/4的农村人口移居城镇。
随着人口向城镇转移,城市化步伐加快,推动了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而带动了建筑、钢铁、水泥、化工产品的需求增长。“十五”时期中国粗钢、钢材、10种有色金属、铜等产量翻了一番多,水泥产量增长了50%以上。而在未来几年,这种趋势仍将持续。
据国家“十一五”计划显示,“十一五”期间,交通部对全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包括水路和公路)投资额约为3.8万亿元,较“十五”期间的投资额增加了73%,计划2010年底公路总里程达到230万公里。铁道部对全国铁路基础设施投资预算为1.25万亿元,较“十五”增加了250%。建设完成1.7万公里新铁路线,其中高速客运铁路线的总里程延长至2万公里以上。
新兴投资机会显现
此外,业内专家认为,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农村地区分散建设的条件,人口高密集的聚集,这种集中的效应可以降低成本,将给房地产业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晓江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房地产投资和城镇化的水平,处在两个同向增长的速度,总体上看,两者保持了一种平稳上升的趋势,他们相互促进,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必将拉动房地产的大量需求。”
招商证券地产分析师贾祖国认为,2007年中国城市化率已达到44.9%,根据美日韩城市化发展的经验,中国城市化还处于加速发展阶段,每年还将继续快速提高;按照城市化的国际规律,未来三大经济圈的核心城市,尤其是核心城市郊区的房价相对会有更大的增长潜力。
此外,中国社科院的一份城市发展报告显示,城市化过程的加快,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转移到城镇,城镇居民人均生活商品、能源消费是乡村居民的3倍多,且城镇居民的生活用能主要以气体燃料、电力和商品煤(型煤)为主。
大量人口向城市迁移势必带来燃料动力的大量需求,对能源行业会有重大利好的同时,会催生环保、新能源行业的大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