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蔚华:招行10年冲刺世界500强
导语:

投资者报(记者华强)由于招行马上要发半年度报告,招行对《投资者报》记者的采访要求,声称“不便接受”,但说起招行的“零售”战略,对方还是很乐意地“指点”了迷津。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称招行为“当前零售银行的典范”。说起招行的零售业务,必然就回避不了行长马蔚华的“颠覆”式转型,也就会让人想起他的经典名言:“不做公司业务现在没饭吃,不做零售业务将来没饭吃。”

10年之后,招行肯定有饭吃。这是业内人士对马蔚华“颠覆”招行的看法。

已经57岁的马蔚华,根据干部任用规定,10年之后将不会在招行行长的职位上了。但他的思想,他的理念,对于招行而言,又是无所不在——他带领招行展开的一场 “颠覆式”转型,使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达到了国内银行业前所未有的高度。

招商银行成立于1987年4月,是我国第一家完全由企业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21年的发展,使招商银行已从当初偏居深圳蛇口一隅的区域性小银行,坐上了国内银行界的第六把交椅,仅次于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

和君创业咨询集团CEO李肃看好招行的发展前景,他坚持认为,“10年之后,招行一定会是世界500强企业”。

美国《财富》杂志评选500强,是按公司的营业收入排座次。最新榜单上,排末座的也是160亿美元,而招行2007年的营业收入,换算为美元才60亿不到。

差距,并不影响专家们看好它。因为招行的发展潜力蓄势已久,这种“势”,即指该行在零售业务、中间业务上的优势。

2007年,招行零售银行营业收入占营业收入总额达到35.28%,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净收入的比重达15.72%。这均是到目前为止国内银行的最高水平。

执零售业务牛耳的招商银行,希望在未来3~5年间将其零售业务比例提高到40%——这也是到目前为止国内银行业务转型所公开提出的最高目标。

郭田勇预计,10年以后招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将超过50%。

而这,正是马蔚华“颠覆”招行的硕果。在他看来,转型不是简单地在过去传统零售业务上增加力度,而是意味着银行内部机构和业务的重组,以及重新改变整个资源分配导向系统。因此,唯有“颠覆”一切旧思维,彻底扬弃,才能真正达到“战略转型”。

转型的内涵,就是变规模导向为价值导向,即把以大论优转到以质论优上来。“未来3年,招行的规模增长,不会超过20%。”在2008《财经》论坛上,马蔚华如是表示。

从粗放经营转到集约经营,不是招行的首创,但真正践行“精耕细作”,马蔚华算得上是国内银行业第一人。

有人说,马蔚华和招行已经是二者合一,前者是后者的名片,后者是前者的辉煌。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