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报(记者王颖涛)“平安的最大问题是还不够透明”。
上海复旦大学保险系主任徐文虎表示,由于工作和个人关系,他与马明哲有过很多交往,他还是平安专门聘请的9位社会监督员之一,“对平安算是比较了解的”,但是“仍然感觉无法接触平安核心的东西,其快速发展有点看不透”。
马明哲目前在保险界的知名度很高,“那是因为他机会好”,这并不代表平安的“所有做法就完全妥当,其实还有很大的机制风险”,比如公司监管的盲区问题,高管的高薪问题等。相对平安马明哲和中国人寿董事长杨超,徐文虎更看好中国人民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焰,因为“他年纪轻些,还有很大的空间”。
目前国内发展较好的保险公司是国寿和平安,但今后能否一直保持行业领先地位,还要看其可持续性。“保险公司以前一窝蜂地搞上市、搞全球化,其实这并不利于行业整体的发展,今后肯定会慢慢细化出第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各个险企主要追求的目标也将转向专业化和特色化。”他说。
那么,未来10年中国保险业最具发展潜力的产品有哪些呢?“10年后,农业险将是未来保险业发展的重头戏。”徐文虎说,在国家的支持下,包含地震险在内的微型险种将成为重中之重,“这一块有望发展成为微型银行”。寿险方面健康险将会获得巨大发展,产险方面则将大力发展责任险,“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就像目前养老险已被广为接受一样,需要时间和推广”。徐认为,尽管责任险目前只占保险市场的3%,“基本等于没有市场,但是随着人们自我价值实现需求的提高,10年后这一块将会占到整个产险市场的40%”。
对于“10年后,中国险企的核心竞争力将是什么”的问题,徐文虎指出了两点,其一是产品的技术含量,其二是企业的保险文化。“鉴于保险在整个国家金融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后发优势,属于朝阳产业,可以通过市场转型,提升整个保险行业的技术含量,估计会在产品风险及其防范领域获得重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