燮(xiè),在《现代汉语词典》的注解为“调和”。陈燮霞,这个名字虽然有点拗口,但是一旦映入眼帘就无法忘却,一如她将沉重的杠铃举过头顶时,那岿然不动的身影,会永远刻在奥运历史的绢帛上。
2008年8月9日上午,北京奥运会开赛第一天,陈燮霞也许将变得家喻户晓——作为中国奥运军团首金的有力争夺者,她很有可能凭借自己力拔山兮的气魄,一“举”成名,创造中国奥运军团的开门红,也为自己的人生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1983年出生的陈燮霞几乎集中了广东妹所有的特点,依靠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才有了她今日的成功,她的经历应验了一句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其实,时至今日,太多人对她的了解只停留在表层。大器晚成的她也是在一番人生彻底醒悟中,才迈上了通往顶峰的十八弯山路。看着她让人感到惊讶和惊艳的举重成绩,不由得让人想起一种鸟。太多的时候,它轻轻梳理自己的羽毛在丛林中安逸地蛰伏着,等到需要振翅的时候,它则会舒展美丽的翔羽,高鸣着,一飞冲天!
陈燮霞是那种直爽又透露着稚气的女孩子,她干净透明的微笑几乎一下子就可以扫散所有的阴霾。虽然,在面对北京奥运会即将开始的挑战中,她脸上挂着凝重和平静,但她的内心中也许正会为这场挑战而兴奋不已,强者,当愈战愈强。这是她多年来从默默无闻到声名鹊起的真实写照——脚踏实地且又乐观向上。
10年后的陈燮霞我们更愿意猜想,她或成为在全国范围内拥有上百家连锁健康会馆的经营者。理由无外有三,一、广东女孩的聪明和对商业繁华氛围的熏陶;二、良好的身体素质,成为许多人追求的健康偶像;三、曾经作为军人的她,有着吃刻苦耐劳的优良传统和严于律己的精神本质。这一切,都会让陈燮霞在这样的事业中得心应手。不过还有一点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她爱笑的魅力,那种透彻、如湖水般清澈见底的微笑,必定会让人感到如沐春风般的温暖,在这种温暖的环抱中向健康出发,与快乐同行,何乐而不为呢?
夺得北京奥运首金的陈燮霞会造就中国举重史上的炫目辉煌。10年后,光荣卸甲的陈燮霞是否还会记挂着她的举重呢?我想,答案是可以完全肯定的。毕竟,从广东番禺独自一人闯荡的陈燮霞,早已将白衣飘飘的青春岁月献给了举重这方舞台。10年间3次回家,那是怎样的一种割舍和奉献呐!这份对事业的执着我们不妨大胆做这样的推测,10年后的陈燮霞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回归到举重事业中。她或许换上教练服,站在训练场的一角,用当初举起重若千斤的杠铃时的怒喊,来为自己的弟子加油打气。也许,她会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弟子,成功没有捷径和秘笈,唯有脚踏实地、戒骄戒躁,怀着一颗平常心来认真面对。也许,中国的举重军团在她的带领下成为一支威武之师,气象万千。记得女排姑娘们总喜欢在一起哼唱:“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可以想象等到陈燮霞带领她的举重军团一次又一次捧得羡世的荣耀时,低调而又极具张力的他们或许轻声地哼唱着:“但愿我能变成燕子,展翅追过青山彩霞。” 是啊,陈燮霞们就是这样低飞的燕子,然后积聚全身的力量,直冲云端!
其实关于陈燮霞未来的文字,是很难落地生根地描述的。理想和所愿只存在一个庞大的人生相对论体系中,发人深省。触手可及的只是空空梦幻,欲说还休的却是千回百转的踌躇满志,无论怎样,这个80后的广东女孩用一道浅浅的微笑来化解了一切挑战和纷扰。奥运之前,那仅有的一个名额,让众名将们带着惺惺相惜的情感奋力争夺。都说陈燮霞更沉稳更镇静,其实那也许是她在经历过人生繁华蜕变后的释然和超脱,所以说,这次脱颖而出不是幸运是必然。当我们很想认真为她描绘一副未来的蓝图时,依然觉得都无法恰到好处地匹配她心中那份坦然和平静。也是,10年后的明天和10年起点的今天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走过万水千山之后,内心深处的感悟一定会如朱砂痣般深深烙印。
(本文涉及预测及合理想象的内容,并非事实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