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蕊蕊:且彩绘“六心娇花”
导语:

体育馆的灯光依次亮起,刚才还昏暗的环境片刻就明媚无比。赵蕊蕊眯起眼睛,以图尽快适应光线的反差。她依旧梳着干练的短发,素静的脸上写满了舒畅和期待,那曾经作为全亚洲第一高度排球手力钧万千的霸气,在悄悄隐匿着、消褪着……

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排球比赛的决赛现场。随着一记电光火石间的大力扣杀,瞬间引爆了全场排山倒海般的沸腾,中国女排再一次将国人的骄傲送到登峰造极的高度,而赵蕊蕊则放下撸得高高的袖子,兴奋地大吼着,然后在众人簇拥中安静流泪。登上领奖台的赵蕊蕊不由地想,自己梦想的脚步还未停止,相信有一天还会在这里再一次迎来自己的辉煌。

2018年8月。“六心娇花”画展现场。慕名参观的人们惊喜地发现,赵蕊蕊的每一幅画都和她热爱的事业牵连着。画展组织团队和体育馆的场地负责人,很有创意地将场地周围装上了一道连着一道的球网,而赵蕊蕊的画作依次悬挂其上。

北京奥运会结束后,赵蕊蕊除了按部就班地参加训练,代表国家队参加一系列国际比赛之外。也开始拾起画笔,利用闲暇时间,用色彩斑斓的线条勾勒起自己的排球生活。当很多人都以为她只是为了缓解压力和疲劳,仅仅是“玩票”而已时。她却用这一画展告诉所有的人,她会做好每件她热爱的事情,一如她深爱的排球运动。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是她多年拼搏后的辉煌终点,同时也是她再攀高峰的起点,如今,当起点和终点再一次重合时,赵蕊蕊的心中也许有着万千感慨。

看过赵蕊蕊画作的人,都会感觉到她有着小女人的那种时尚敏感。色彩、线条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张力和水准。当初退役的时候,她有想过在排球队里继续做一执教的工作,因为这么多年的汗水浸染,让自己离不开贯穿着年轻岁月的排球运动,可是她似乎又想开创一个新的人生局面。犹豫不决之际,当时的女排总教练陈忠和告诉她:“你还年轻,只要用心,无论怎样的选择都能博出自己的一片天空,即使不是排球领域的事情。”这句话深深触动了赵蕊蕊。从那天起,除正常参加一些排球队的事务外,赵蕊蕊就会支起画架,在训练场的角落里,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着这支承载国人无数自豪的排球队的点点滴滴。

“我从未想过自己会离开排球,以为自己会一辈子和排球在一起。而且很多人也确实给我们有一种常规的概念,可是,我在自己画作里却找到了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状态。”赵蕊蕊用很低的声音慢慢陈述自己的变化,“当人们看到我的画展作品时,又恍然大悟一样地对我说,原来你从来没有离开过排球啊!”赵蕊蕊笑着,眼睛笑成一道俏丽的弧线,就像她当年夺冠时的微笑。

说到当年如何谋划未来时,赵蕊蕊倒是颇有心得。当时已经读完北师大英语专业的她,开始参与一些国际排球协会的交流活动。娴熟的英语让她更好地展示了自己和自己背后那支辉煌的球队。有人就根据她的实际情况劝她在退役后,可以到国际的体育组织工作,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同时也能促进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而这样又能保证自己依然坚守在自己热爱的体育事业身边。

不过,当时圈内一位很有名气的画家在看到赵蕊蕊业余时间的信手画作之后,不由地感慨她的功底和潜质。听到这番赞赏的陈忠和教练感到,不应该让这个小丫头的特长仅仅成为一种爱好。于是,便有了那一番意味深长的鼓励。听话的赵蕊蕊认真地背着画架,跟随排球队的足迹,一路描绘下后继者依然光彩夺目的身影。

十年一旬,可以让人生从无到有、从零到满。随着“六心娇花”画展的启幕,每天都会有很多人纷至沓来。有的是赵蕊蕊的球迷、有的是赵蕊蕊的画迷,更多的是对赵蕊蕊充分享受人生的崇拜。其实,在作画的同时,赵蕊蕊也尝试着做些服装设计,她那份独到的审美眼光,为服装界带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视野和新鲜感觉。有记者问赵蕊蕊,是不是准备做一位设计大师,再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呢?她笑而不答。在她心中,早已不是当初那个踌躇的小女生了,心中的理想会更加有序地慢慢实现。正如当初,陈忠和教练对自己的那番鼓励。赵蕊蕊更相信自己。

这个虚构的故事,为赵蕊蕊写下了不同以往的经历,也许它并不是赵蕊蕊将来的人生轨迹。只是,去印证“中国高妹”赵蕊蕊那质朴执着的奋斗精神,用穿越未来的概念,去放大她的一笑一颦,祝福她在漫漫人生道路上走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