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亟需体制改革
导语:读者 风 中国的民营经济,经过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发展,已经步入了亟需体制变革的前沿。其中,中小规模的制造企业,需要进一步调整为适应大生产的生产模式。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动因源于两者,其一,分工经济,其二,规模经济。可见,不是分工阻碍了中小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可以说,正是适应了分工的需要,才是使得中小制造业在改革开放中取得发展的关键原因。

读者 风

2008年8月6日

经济观察网编辑:

中国的民营经济,经过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发展,已经步入了亟需体制变革的前沿。其中,中小规模的制造企业,需要进一步调整为适应大生产的生产模式。

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动因源于两者,其一,分工经济,其二,规模经济。可见,不是分工阻碍了中小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可以说,正是适应了分工的需要,才是使得中小制造业在改革开放中取得发展的关键原因。

中小制造业企业当前的困难,不是资金问题,而是和市场规模相适应的企业规模化生产问题。

低成本从来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企业竞争能力的取得,在不具备创新能力的情况下,唯一行得通的战略就是市场份额。这一点,将日本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美国企业的经营战略作以对比,可以很明显的看出。

读者 风

(读者来信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