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 佚名
2008年8月11日
重庆政府斥资百亿救市,说明重庆楼市的寒冬已至。不过政府救市,存在着与市场自行规则之间的区隔,所以最终实际操作面和影响力将极其有限。
这一举措,实际上是政府替代市场参与到行业的优胜劣汰之中,某种意义上是通过“救市”而实际达成楼市“抄底”,将中低价滞销商品房转化为政府名下的拆迁安置房。正因为这一目的,所以救市的条件才会苛刻,所以,只可怜了这些开发商最后成了在后黄雀的嘴中食。然而比起冻死在寒冷市场上无人收尸,死在政府嘴里还是要稍微安心一些。
而政府果真要实现全面救市,还能拿出多少金丝笼子来呢?政府要替代银行变相向开发商贷款吗?而更大的房地产市场是不是也都由政府来替代?
在经历了漫长一轮政府和开发商的土地投机GDP之后,在地产作为民生经济的基石这一基本信条被长期忽略之后,政府要来替代市场,恐怕是无力做到的,还是尊重市场客观规律吧,与其是政府来救市,不如说是让市场和民生之本来救政府和开发商。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是杜绝投机,学会尊重百姓。
读者 佚名
(读者来信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相关文章阅读:重庆100亿率先救市,地产商不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