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钟的代价
导语:

“曾经有两张奥运比赛门票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好好珍惜,等到奥运临近时才追悔莫及,今年夏天最遗憾的事情莫过于此。如果有机会让我重新选择,我会毫不犹豫把它拿下。”这段经典的台词用来描述武先生的心情一点也不为过。

作为一名地道的北京人,从申奥成功那天起,武先生就期望着能亲眼目睹赛事。他也非常积极地参与了奥运门票的申购,并在第一阶段成功申购到两张奥运会体操门票,可却失之交臂。

提及此事,武先生心里有说不出的感觉,“只能怪自己一时懒惰。”

2007年5月,第一阶段奥运门票网上申购正式启动。武先生热情高涨地填了一张申购单,这张总价3200元的申购单上,包括开幕式、足球、排球、跳水、羽毛球和体操等6类门票。

到8月底,武先生收到票务中心的回信,通知他仅申购中了二张共计300元的体操比赛门票。欣喜之余,武先生略感失望,因为他所期望的是可以买到跳水、排球、羽毛球之类对抗性激烈的比赛。另一方面,由于申购时所用的Visa卡不具有网上交易功能,他所申购的票款无法支付,只能去中国银行排队交款。

被泼了一盆凉水的武先生丧失了对现场观看奥运的热情,被“慎慎再说”想法左右的他,并没有马上去银行交款。2007年10月中旬,票务中心发来了第二封催款单。那是一个周六的早上,还没起床的武先生被一阵手机铃声催醒,电话的另一端是票务中心话务员善意的提示。

距离楼下15分钟左右路程就有中国银行,只要翻身起床,两张奥运门票唾手可得,但一时的懒惰让武先生放弃了这最后一次机会,“我当时在想,也许还有第二次或是第三次购票机会,或许还能买到更理想的比赛门票。”

时间很快就来到2008年8月1日,武先生能够买到比赛门票的机会已经为零。当他已经心悔意冷之时,MSN上一位同事发来的消息让他眼前一亮:“8月22日下午,三张国家体育场(鸟巢)的田径比赛门票,且涉及多项决赛。票面400元,出售价格1000元。有意者请直接电话联系。”

丝毫没有犹豫,武先生迅速拨通了票主电话。在他看来,这个价格完全可以接受。交易很快谈妥,票主很爽快,武先生高兴之余还略带兴奋地在第一时间通知了女友。

两个小时后,令人失望的事情发生了,票主的一通抱歉电话让武先生只能坐在家中欣赏奥运盛会。

8月1日,百年一遇的日全食如期而至,而当进入最佳观测时间,北京天空上炫人眼目的太阳却一下钻进了厚厚的云层,直到天黑再也没有出来。

此刻,武先生的心情平静了许多。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