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剑”融资道
导语:

创业家如同剑客,钱,或者说资本就是他们要握到手中的利剑——但同样是舞剑,不同的人和招法却大相径庭,高下有别。 

第一种是“手中有剑而心中无剑”之人,虽然手中握到了投资,但是心里并无决算,按“江湖地位”来看,属于“剑生”一类,类似于运气比较好的入门者。但剑乃凶器,握在手里而不能驾驭,反会伤及自身。 

第二种是“手中有剑,心中也有剑”之人,这就属于剑客了。 

只有第三种才为上品,即“纵使手中无剑,但心中有剑”之人,这就达到了剑侠级别。打个比方,史玉柱曾经在创业道路上一败涂地,但其令人佩服之处在于,手里的剑被夺走,但心里的剑已经百炼成钢,对创业家来说,心中有剑才是“剑侠”。 

这并非清谈,而是涉及到创业融资的两个基本规律,遵从规律,融资之路会顺利很多,至少不会出现大的偏差,否则难免费力不讨好。 

其中一个核心规律,也是专题文章《解决资金问题的根本之道》一文反复阐述的根本理念——创业融资不是“商机—计划书—融资”的公式,而是先依靠自有资金启动项目,先用“心中之剑”把项目优势做出来,然后才能在项目优势基础上,开始融资之旅。 

虽不是百分百的企业如此,但这样的融资理念,绝对是带有普遍意义,而又往往被创业者所忽视 的。 

另外一个规律与此类似,“千万不要把融资当收入!”这也是个“心中有剑”的路数。 

从专题里的Google公司融资案例可以看出来,Google虽然是创业公司获得超级利润的佼佼者,但据参观过Google的人讲,“尽管非常成功,Google公司的办公环境仍十分质朴,它的一万多台服务器基本上是低成本个人电脑连接在一起平行运行的集合!” 

这样的好处是什么? 

通过认真地管理自己的财务资源,Google公司成功地避免了1999年第一次融资后再追加风险资本的需要,在创业公司里,这是非常少见的。“融资不是收入”,任何资本都是有“毒性”的,急速膨胀的过程里,创业公司需要融资来催熟自己,但是也需要尽可能多地减少“毒性”的侵入,保证创业者的收益和对公司的有效控制。 

换句话说,这融资的第二条规律,也在避免创业者反为剑所伤。 

笔者相信,真正认同这两条规律,立足于“心中有剑”的读者,就可以开始吸收本专题的“营养”了——《“心中有剑”融资道》专题正是在这些规律基础上,细致入微地向创业者讲解“剑道”的一个精致读本。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