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阶段性物价回落中的隐忧
导语:

2008年7月份物价指数的公布,使得市场对于通胀压力的担忧明显降低,尽管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10.0%创出新高,但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同比上涨6.3%却低于市场预期水平,而且从5月份的7.7%和6月份的7.1%持续回落,市场倾向性地预期CPI会逐步回落,从而预期这种降低的通胀压力可以给宏观政策放松紧缩力度创造条件。

不过,如果把当前物价回落放到整个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观察,并不能肯定通胀压力就此化解。2008年以来物价上涨压力的大背景,除了国际输入性因素之外,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一直依赖的、利用低资源价格、低劳动力价格和环保成本等推动增长的方式,已经到了必须改变的阶段,资源和要素价格通过放松价格管制以及主动的价格调整等,必然伴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的整个过程。因此,在更大的可能性上,当前的物价回落可能是阶段性的,并不能因为物价的阶段性回落就忽视潜在的通胀压力。

从短期看,7月PPI同比上涨10%,是10年来最高水平。目前,非食品价格开始上涨,CPI和PPI倒挂进一步扩大,开始呈现PPI推动CPI价格上扬的迹象,说明中下游的产业链已经开始难以完全内部消化上游的价格上扬,开始向消费者转移,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

因此,当前物价的阶段性回落,是前一阶段宏观紧缩逐步产生效果的显现,也为宏观政策的微调提供了阶段性的时间窗口。不过,当前物价回落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同比因素和基数效应,以及随着国际原油和农产品价格等的回落。从国际经验看,经济转型往往容易伴随着通胀的压力。这一轮中国的通胀是全球经济快速扩张、货币政策持续宽松背景下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上扬传导的结果,也是国内经济结构失衡等深层次矛盾的反映,是国内资源价格和劳动力成本持续低估压力在特定环境下的释放。

目前,出口在经过6月份的短期回落后,7月份依然保持了相当快速的增长,7月份同比出口总值增长26.9%,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格局并没有根本扭转,货币政策进行被动对冲的压力依然相当大;同时,消费则持续保持了相对快速的增长,7月份的名义增长速度从6月份的23%上扬到23.3%,为扩大内需提供了一个新的动力。对比6月份出口暂时回落所产生的紧张,中国的经济转型,特别是降低对于低端出口严重依赖的增长模式,要得到广泛的认可,特别是出口部门和部分对于出口依赖程度较大的地方政府的认可,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从外部情况看,在次贷危机缓解、房地产价格调整大致结束之前,美国货币政策可能在一定的时间内都会十分宽松,美国经济可能也正在进入一个相对高通胀、低增长、实际利率为负的新时期。在美元贬值以及实际需求推动下,国际市场的能源和粮食价格走势已明显地显现出未来的通涨压力。

油价和粮价的上涨压力,加上持续外部失衡带来的外汇储备持续上升和被动的货币政策放松、实际上的负利率、依然存在的价格管制措施、工资上涨的压力和可能形成的通胀预期,有可能会使当前的物价回落只是暂时性的回落。中国当前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中,服务业并不发达,文化消费等十分有限,就在客观上使得居民对初级产品和基本服务的消费与生产成为经济总量中的主体,而这些经济部门在工资上涨之后往往成为价格上涨的主导力量。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经济保持了高速、持续、稳定发展的特点,GDP平均增长速度为9.67%。但是,这种高速增长在相当程度上是建立在高投入、高污染、大量占用土地的粗放式发展路径基础上取得的,随着近年来外部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和资源成本、能源成本、环境成本、社会成本等的持续上升,中国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结构调整需求。具体说,目前的结构调整就是从原来以外需主导的经济增长调整到以内需主导的经济增长;从原来大量依靠劳动力和生产要素投入等推动的经济增长转向劳动生产率提高和技术进步为主要动力的增长。中国贸易方式的转型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

在经济回落和结构调整过程中,会淘汰不少高资源消耗、低技术含量、低效率的企业,企业的并购重组也会明显增多,这可能是一个必然要经历的痛苦过程,也是经济转型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阵痛。这个过程虽然比较痛苦,但是不经过这样一个阶段,中国经济转型可能就难以有实质性进展。一个可喜的现象是,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看,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正朝着预期有利的方向发展,投资和消费得到进一步改善。“两高一资”产品的生产增速回落,六大高耗能行业生产同比增长14.5%,比2007年同期回落5.9个百分点,而高新技术制造业增速则进一步加快,上半年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6%,比上年同期加快0.5个百分点。但应看到,无论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还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依然会长期存在。

(转载自和讯网http://bashusongdoc.blog.hexun.com/22318469_d.html)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