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美国,整个世界经济都将迎来一次严重的衰退期。近期G7经济体——美国、日本等七大工业国已接近甚至是进入经济衰退期,其他工业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欧元区其他国家、新西兰、冰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欧洲东南部国家)也正面临着经济萧条的风险。而一旦出现经济衰退,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也将面临严重的经济下滑风险。
G7面临衰退
全球经济衰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美国、英国、西班牙、爱尔兰和其他欧盟成员国房地产泡沫的破灭;2.货币和信贷危机停滞时间过长导致信贷泡沫破灭,从而使严重的信贷和流动性紧缩的问题随着次贷危机的深化而加重;3.投资者对财富积累以及对投资持消极态度造成股票市场的下跌(全球股票市场下跌已超过20%);4.由于美国GDP占全球GDP总量的30%,美国经济衰退通过贸易链影响到了全球经济的走势;5.疲软的美元降低了美国贸易伙伴的竞争力;6.经济滞胀将推高石油和商品价格,而当经济增长放缓的风险和财政稳定的不确定性增加时,各国央行很可能被迫逐步提高利率以抵制通胀。
官方公布的数据表明,美国经济在今年一季度进入经济衰退期。根据随后的经济变化,美国呈现出W形的双底衰退,这主要由于第二季度美国推出了1000亿美元的退税政策,该经济刺激方案在短期内对居民消费的反弹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该效应将随着今年夏季末期的临近而逐渐淡化。
随着房产泡沫的破灭和过度消费债务削弱了零售额的影响,英国、西班牙和爱尔兰也将经历类似衰退的过程。甚至在意大利、法国、希腊、葡萄牙、冰岛和波罗的海各国,房地产市场也开始出现不景气的迹象,从而使整个欧元区的生产、销售、消费和商业信用出现下滑。
其他国家也在经历经济紧缩。日本过去能够保持稳定增长,主要是因为对美国的强劲出口和疲软的日元。而现在随着日元的不断强劲,日本对美国的出口额正在不断降低。此外,对于石油需求完全依赖进口的日本来说,高涨的油价将使其商业盈利和商业信心降低,从而推动日本进入经济衰退。
同样隶属于G7经济体的加拿大,曾因高昂的能源和商品价格受益,但由于受第一季度美国经济衰退的影响,加拿大GDP在第一季度也出现缩水。事实上,加拿大1/3的出口流向美国,而对于其他国家的出口仅占到1/4。
目前看来,每个G7经济体都面临着经济衰退的风险。在此前提下,其他更小的经济体(大部分是伴有较大经常项目赤字的欧盟新成员国)正面临资金流入转向的风险,这种情况不仅仅已经在冰岛和新西兰发生,在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也已开始。
风险席卷全球
G7的经济衰退将使新兴市场经济增长放缓,并且很可能导致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对于这些伴随有大量经常项目顺差并依赖于向美国和欧盟出口的经济体,包括中国、大部分亚洲国家以及大部分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将受到G7经济体衰退的影响;而那些拥有大量经常项目贸易赤字的经济体,如印度、南非以及从波罗的海到土耳其的20多个东欧经济体可能会受到全球信贷紧缩的影响。
此外,以出口商品为主的国家(俄罗斯、巴西、中东地区、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将遭到G7经济体衰退和全球经济放缓的影响。那些允许本币对美元升值的国家其出口增长将大幅下滑,而那些经历了经济增长而通货膨胀达到两位数的国家将不得不提高利率,其他高通胀国家则将逐渐失去出口竞争力。
目前,原油和商品价格已从最高点下降了15%,这将降低滞胀给全球经济带来的压力,而另一方面通胀将通过高价格、工资和成本的循环进一步侵袭全球经济,同时还将迫使各国央行对经济增长下滑的风险采取措施。在较为发达的经济体,通胀到今年年底为止对于其央行来说不构成威胁,但其产品市场的疲软将降低该经济体内公司的定价能力,增加失业率并压迫工资上涨。
几乎所有的G7央行都担心通胀上升对于商品价格的短暂影响,并把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利率。然而,经济衰退的严峻风险以及银行、金融危机最终将迫使G7经济体各央行采取降息举措。但是,只有当G7经济体衰退风险确定的时候,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的央行才会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如果这样,货币政策就会因为反应过慢而难以预防危机的发生,而这也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