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值跌逾50%基金黑名单
导语:

如果哪位基金经理说他根本不在乎行业排名,那么他不是在撒谎,就是很自大。毕竟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基金的排名关系到基金经理的个人奖金、基金销售和基金的行业地位。尽管与成熟市场相比,基金排名显得残酷或不够理性,但既然是在中国这样不成熟的市场上做投资,就该对此习惯而坦然。

也正因如此,我们将截至2008年8月25日以来的基金净值跌幅超过50%以上的基金做了一个排行榜。

这些基金当中有去年因为强悍的投资风格,在短时间内超过华夏大盘基金的中邮基金;有2006年因为重仓有色金属板块而表现优异的广发小盘。而其中,中邮基金由于高换手、高仓位、并且豪赌豫园商城(600655)而遭到重创;类似的还有东方精选,由于豪赌攀钢钢钒(000629)而损失惨重。在牛市中部分基金靠博弈重组消息而获得超高收益,但在熊市中,这些重组纷纷由于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而失败,这些基金也随之受损。

南方高增长也曾表现优异,却因为重仓了中国船舶、云南铜业等股票,并且在市场整体的下跌过程中,不减仓,反而加仓自己的重仓股等错误策略,净值大幅损失。广发基金却由于坚持持有银行、地产,并且在经济周期已经发生逆转的情况下,依然盲目坚持“长期持有”的所谓价值投资理念而遭受损失。

另外,如新世纪优选分红、摩根士丹利华鑫、光大保德信等基金在交易过程中经常出现高买低卖,并且坚持高仓位,几乎在市场下跌过程中,丧失了自己的判断而在操作中变得随意。

一位国外的基金经理面对中国基金整体的情况,很疑惑的表示,“在市场下跌过程中,这些基金为什么不减仓?”

这样看似简单的投资理念却没有在基金业内得到恰当的执行。“当基金净值下跌20%的时候,最优秀的基金经理会选择卖出;但是当净值损失超过40%,几乎没有哪个基金经理会卖出股票。他们似乎都忘记了止损是怎么一回事。”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如是评论,“大家都觉得抗一抗就过去了,很少有谁能够接受市场的持续下跌,多数人都认为反弹就在眼前。”

在基金业内“各领风骚只一年”的情况下,2005年的博时基金、2006年的广发、易方达、2007年的华夏大盘和中邮基金,目前也只有华夏大盘名誉尚存,其他几乎都在熊市中倒下。

当这个市场的走势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当所有的上涨期盼都成为幻影的时候,基金业内只能把“谁比谁跌的更少”作为可以评判的理念,只不过就是为了在“没有一只股票型基金在今年取得了正收益”这一残酷事实面前,聊以自慰。

但是无论如何作为职业投资人,至少应本着审慎、理性和对投资人负责的态度来对待公众财富。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