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集团 打造世界级酶制剂制造商
导语:

“挑战集团的目标就是打造世界级酶制剂制造商。我们有信心实现这个梦想,因为动物如人一样,也需要氨基酸、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而饲料添加剂就是添加到动物饲料中的各种微量物质。它们的作用是:完善日粮的全价性,提高营养浓度和饲料利用率,促进畜禽生长,防治疾病,减少饲料贮存中营养物质的损失”,在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总部办公室里,挑战集团副总裁吴培君对《快公司》记者说。 

吴培君是挑战集团副总裁,同时兼任北京挑战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现在全面主持挑战集团添加剂产业的发展。 

吴培君介绍,挑战集团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创办的大型高新技术股份制农业企业集团公司,集科研开发、生产经营、技术服务、国内国际贸易于一体,以高科技含量的饲料添加剂、饲料和动物保健品为主要发展方向。 

打造世界级“酶制剂” 

1997年创办以来,挑战集团坚持走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道路,目前,该企业已从单纯的转化技术,发展到自主研发,在饲料添加剂尤其是酶制剂领域独占鳌头,饲料及预混合饲料、动物保健品这两个主导产业也呈齐头并进之势,现已研制开发出30多个系列500余种高科技产品。 

挑战集团是国内真正具有植酸酶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那么植酸酶是什么?据吴培君介绍,植酸酶是一种新型的绿色饲料添加剂。植酸酶在饲料中添加以后,能减少无机磷的添加,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降低饲料成本,减少养殖场磷和氮的排放等功效。 

挑战集团是1999年推出植酸酶的,刚开始,植酸酶主要的销售对象是蛋鸡粉状料、蛋鸡浓缩料和蛋鸡预混料,但是到了2002年,挑战集团的植酸酶生产技术得到了升级,并开发出新一代产品,新的植酸酶产品很适合在猪上使用,价格又得到大幅度的下降,在猪配合饲料中的使用植酸酶,每吨全价料能降低5元左右的成本,这使植酸酶在猪饲料中大量使用得到了可能。 

据记者了解,除了植酸酶这个自主产权的饲料添加剂产品外,挑战集团还有特节磷植酸酶、木聚糖酶、特节酶与甜菜碱等高科技绿色饲料添加剂产品,并自主开发了二甲酸钾(福尔)、丁酸钠(肠益健)等化工合成类饲料添加剂。 

挑战集团目前拥有六个研发基地,植酸酶的研发基地就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上地科技园区。 

吴培君坦言,挑战集团之所以有现在的规模,品牌和行业地位,与重视研发有很大关系。在研发战略上,挑战注重于应用性研发,在研发模式方面,采取自我研发、合作研发和技术引进三种模式灵活运用。 

看好市场前景 

“我对酶制剂未来的市场发展前景比较看好,我们还计划加大植酸酶科研的投入。”吴培君对记者说,酶制剂产品以后不仅仅在饲料领域销售,以后还可以扩展到食品、化妆品、造纸、饮料等领域销售。目前,我们还仅仅在饲料领域销售,因为一是这个市场目前还比较大;二是我们对这个行业比较熟悉。 

许多发达国家,政府有严格的法律防止环境污染,并对养殖场磷、氮排放有严格的限制。饲料中只有添加了植酸酶才能减少磷、氮的排放,所以许多国家更多是因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强制使用植酸酶,这种情况在中国还没有成为推动饲料企业使用植酸酶的最重要动因。“不过,随着国家对环保与资源利用率的要求提高,越来越多的饲料企业必然会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因此植酸酶的市场发展前景必然会越来越好”,吴培君说。 

据了解,从2005年起就有50%以上植酸酶企业已经亏损,但就在这一年,挑战集团的植酸酶产品出口有了明显的增长。单纯的植酸酶产品一定会亏钱,但为什么挑战集团能做?   

吴培君认为,“因为植酸酶项目只是挑战集团众多产品中的一个,并且挑战在不断研发市场所需要的产品。继挑战植酸酶项目获‘2005中国饲料行业重大科技进步奖’后,挑战新饲料添加剂二甲酸钾又喜获‘2006中国饲料行业重大科技进步奖’”。 

吴培君认为,如果是短期赚点钱,并不是做事业。挑战集团做的是事业,希望在这个产业取得长久发展。酶制剂对饲料行业贡献非常大。因为未来社会最短缺的就是资源,提高酶制剂的利用率,可以降低资源消耗量和损耗量。植酸酶产品就是很好的例证。 

“现在大家很关心食品安全问题,对我们来说也是个机会。”吴培君说,“一个行业的发展,没有大环境的支持,肯定是不行的。当大家对食品安全要求越来越强烈的时候,对一定程度的规模养殖,对大企业,对规范化的企业会有很大的帮助。”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农科院利润上亿的企业有好几家,但挑战集团是最规范化,市场化运作的企业。这让挑战人很自豪。“这是对我们的肯定”,吴培君说。据记者了解,目前,挑战集团的酶制剂产品已覆盖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并远销欧美及东南亚地区,出口年销售额达到2000多万元。而且,植酸酶这几年发展很快,当前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已达40%左右。目前还与台湾、韩国、印度、马来西亚、巴西、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企业建立了国际合作关系。 

让位10%的股权融资 

“为了让挑战集团获得更大、更快地发展,我们计划引进资金,准备让位10~15%的股权引进一个股东进行风险投资,将来一起发展,推动公司上市。现在挑战集团非常希望有投资机构加盟一起谋求发展”,吴培君说。 

吴培君介绍,他们公司目前以自筹资金为主,没有贷银行的任何款。“还好,我们现金流控制得比较好,否则企业无法运作。”吴培君说,并不是挑战集团不想贷款,而是在中国现行的金融体制下,作为一家股份制民营企业很难贷到钱。因为银行贷钱都需要固定资产抵押,而挑战集团是一个高科技发展公司,资金主要投入在人才与技术上,所以没有太多的固定资产作为抵押,因此很难在银行贷到钱。“希望中国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放宽企业的融资渠道,为企业解决实质性的融资难问题”,吴培君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融资金额,吴培君表示:“我们计划融资2000~5000万元左右的资金。融资的资金主要用于酶制剂领域:一方面,开发更多的酶制剂种类;另一方面,加大酶制剂的研发与生产投入。如果我们能融资到2000~5000万元的话,那么在产出效益上估计会有1500~2500万的利润回报。” 

因此,对于挑战集团来说,现在将资金问题寄予融资来解决,希望通过引进风险投资来解决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资金问题。 

虽然挑战集团是中国饲料添加剂领域的“领头羊”,然而,当你走近挑战,你也许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挑战集团一直都在与自己“挑战”——不断挑战自我,挑战科研新品、挑战企业高效管理、挑战营销服务体系,挑战为客户、为行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一个为他人创造更多价值的人,是企业最为宝贵的人才;一个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的企业,是最受欢迎的企业;这样的企业就能有更大的发展,才能基业长青!”吴培君如是说。  

在挑战的决策层,有这样一个共识,公司的产业要做就做到最前面,做到行业的第一梯队。也许这正是挑战的风格使然。 

有管理学家认为,一个企业的风格和精神,是企业稳健而快速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那么,独具特色的挑战风格和挑战精神,似乎正勾画出一个“挑战型”企业的标准形象,就像当你看到挑战集团徽标中那只向着太阳展翅翱翔的雄鹰时,在过目不忘的感觉后,会想到一句很有挑战意味的话——我要飞得更高。 

“让饲料企业添加植酸酶以后能降低饲料成本,产生经济效益是推动植酸酶在中国使用的真正动力”,吴培君说。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