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为何养猪
国际著名投资银行高盛斥资数亿美元,在中国生猪养殖的重点地区湖南、福建一带收购了十余家专业养猪场。美国华尔街最大的投资银行——高盛,如此大的动作投资养猪,让我们对养殖业,对现代农业的价值有了重新认识。
据专家估计,目前中国生猪市场缺口约为4亿头。在农产品价格上扬,特别是猪肉紧俏、养猪业经济效益走高的情况下,国际资本欲染指养殖业也就不令人奇怪了。而且,随着全球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以及农业问题对于全球经济的利益攸关,中国的农业及食品产业链正在为国际资本创造千载难逢的投资机会。
从这些因素来看,高盛加大对中国农业领域的投资,正是其看好未来产业并购及未来利润的一种策略。而从2007年开始,“生猪期货”已经提上我国大宗商品期货交易所的议事日程。作为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与消费国,生猪期货的推出将加剧行业内的规模经营和行业间的纵向整合。这也可能是高盛看好未来交易手段或品种的另一种准备。
多位专家认为,农业在中国一直属于弱势产业,高盛却能看到另一番财富风景,因此,国际资本巨头高盛投资中国养殖业,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行业没有高低贵贱,养殖业在为民众提供美食,而且这个以往的冷门产业也蕴涵着财富。
不过,对农业,切忌盲目投资。作为中国知名的多元化民营企业集团——传化集团, 2000年,将业务扩展到了农业领域,这一年,随着浙江传化江南大地发展有限公司的问世,传化集团正式进入农业领域。但是,到2004年,传化农业才终于止亏,盈利39万元,2006年、2007年盈利上了百万元,但这离数亿元的巨大投资依然遥远。
同样,三九集团也曾经风风火火地搞农业投资,最后也以失败告终。分析师指出,对农业不能盲目投资,不能单纯因为农业一时有利的政策效应,盲目投资农业项目。盲目投资最终带来的只能是投资风险和产业失序等棘手问题。
我国亟需现代农业
“农业是国家之本。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新农村建设主要通过现代农业的发展来提升其规模”,张利庠对记者说。
既然发展现代农业如此重要,那么现代农业的含义到底是什么?简而言之,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专家指出,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
那么,为什么我国亟需发展现代农业?
数据显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且中低产田占总面积的2/3以上;接受过系统职业技术教育的农民不足5%;农业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国内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1/8和第三产业的1/4左右。然而,我国农业不仅要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还要满足工业原料不断加大的需求。据估算,我国粮食需求每年增长80~100亿斤,而资源约束将更加突出。与此同时,农业还承担着农民增收、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的任务。
面对诸多挑战,传统的农业增长方式显然难以应对。因此,必须改造传统农业,走现代农业之路。
例如西藏,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努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农牧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特色化发展态势开始呈现,农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06年,全自治区平均每一名农业从业人员创造的农业增加值为5893元,比2001年增加1667元,生产粮食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表示:长期实践证明,杂交水稻比常规水稻一般增产20%左右,平均单位面积产量由每亩
对此,业内专家指出,现代农业是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现代农业发展之困
目前来看,我国发展现代农业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据调查,目前我国化肥年施用量占世界总量的30%,农药单位面积使用量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而化肥、农药的利用率仅为30%,比发达国家低一半。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率大大低于国外先进水平,单位面积用种量大大高于国外水平。
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副司长叶兴庆曾指出,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大量消耗物质资源,增长方式相当粗放。
据悉,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突出特点是:从农业分工分业看,发达国家已形成产前、产中和产后紧密链接的现代农业产业系统。农产品加工率超过90%,加工环节的劳动力远远超过农业生产环节的劳动力。中国在这些指标上还相差很远。
分析人士表示,在中国,虽然国家加大了这方面的资金投入,但还是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民间资本在门外徘徊,阻碍了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
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试验场场长、高级农艺师高东顺在接受《快公司》记者采访时,坦率地说:我国现代农业,尤其是优质农产品,在开发与推广方面同发达国家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首先,研发资金投入不足,且资金分散。目前我国约有2000个试验场,但每个试验场国家都投资了10万多元,因此研发资金比较分散。
其次,老百姓在接受新鲜事物上较以前有了一些进步,但是在接受新鲜事物上有时比较缓慢,有时还比较盲目冒进。
高东顺认为,要缩小这种差距,应在以下两个方面努力:第一,国家应该加大优质农产品投入,整合财政资源,为发展现代农业优质农产品研发与推广提供资金支持。第二,提高优质农产品科技研发能力和推广力度,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技术支撑。
总之,目前困扰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投入大与农业比较效益低的矛盾。农业比较效益低,难以吸引资金投向农业;社会上的资金多数投入二、三产业,这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原因。
二是发展现代农业与确保粮食安全的矛盾。有的地方往往是以牺牲粮食生产为代价发展现代农业,显然这与确保粮食安全是相矛盾的。
三是发展现代农业与分散小农经济的矛盾。我国农户土地规模小,农民经营分散、组织化程度低、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这是发展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必须面对的问题。
四是发展现代农业与地方财政紧张的矛盾。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是我国农业地区的基本特点。农业县区既要保人员工资,又要解决一些必需的社会发展问题,无力增加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投入。
五是发展现代农业与目前农民素质较低的矛盾。发展现代农业,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目前,农业劳动力的素质状况远不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
农业投资开始起步
全球最牛的市场是农产品市场,中国的农产品板块是最有吸引力的投资领域,这是国际著名投资大师罗杰斯的论断。眼下,像高盛、德意志银行这些国际资本正在付诸行动。而一些本土投资机构与企业也开始将目光瞄向现代农业。
据调查,在现代农业投资领域,港资的比重比较高,约占全部投资的40%。港商能赚到钱的原因是他们引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技术与营销技术。此外,港商能做为企业家,把各种要素组合起来,而这种企业家的要素是中国最稀缺的。
那么,中国农业投资的现状及发展前景怎样?
“中国农业从小农经济向现代农业转化才刚拉开序幕,未来蕴含的商机和市场非常巨大。而且,随着市场化与全球化发展,我国农业的价值日益凸显出来。”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
“外资看中的是中国原料生产价格低,劳动力价格便宜,中国的消费市场又大,因此,外商作为外来投资者,中国的环境下仍可以赚钱,没有农业经验的人也可以赚钱。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策制度的完善,未来可能对外商、国内的投资机构与民间资本会有更大的吸引力”,张利庠补充道。
目前,中国国内市场内需不足,很大原因是农村购买力上不来。如果我们能在改善制度、政策环境上作出有成效的改革,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外资向农业领域的投资,因为这个领域中外商的成功经验已经足以证明它的巨大潜力。吸引外资的同时,引进民间资金,振兴农业经济,不仅仅是一个产业内部的振兴,也将对我国经济培育新的增长点起到意义重大的作用。
据记者了解,大举进军中国农业市场的外资,除了高盛,还有德意志银行。德意志银行注资6000万美元,豪夺上海养猪场30%股份。此外,被中国国家工商局评定的最大的民营企业——新希望集团于2008年8月在三台建立生猪养殖基地。如果此项目成功,集团在自身获得利润的同时,也将拉动当地年增加收入8亿元,并带动上万户规模化养殖户发展适度规模养殖,以适应当地养殖业转型发展的需要。
探索农业投资路径
中国成为世界上风险投资向往的地方,成百上千亿的资金涌向国内市场,是投资IT还是半导体?有人这样说:“疯狂的钱投资了互联网,愚蠢的钱在等待机会,聪明的钱投资了农业。”
中科招商的一位投资总监认为,我国农业的投资机会洞开,而这种机会并非纯粹的传统农业,主要来自产业升级带来的投资机会。据统计,单是依靠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加工行业就会有1万亿元的市场空间,现代农业给风险投资机构无限的遐想空间。
不过,中国农业想要进入国际市场,要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就要达到国际标准。而实际上,我国农业的标准与国际标准相差非常大,这就意味着整个农业产业需要升级。农业产业的升级,为农业带来了很好的投资机会和价值,包括产业整合机会,以及育苗、动物防疫等。
近几年,我国农业发展中一批高附加值产业备受追捧,绿色农业、生态观光农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园艺花卉、农产品加工等,都具有很高的市场开发价值。该投资总监认为,今后,随着中国农业的放开,外资也可以投资中国的农业相关产业,2006年以后要放开包括育苗在内的多个农业产业。就动物防疫来说,这是一个盈利非常高的产业,毛利率可以达到70%,种子业毛利率的平均利润也达到了50%以上。目前全国只有20多家由国家指定的机构在生产疫苗,如果实行开放之后,将会带来很多投资机会。
事实上,资本能给农业企业一对腾飞的翅膀。蒙牛乳业就是一个典型例证:1999年8月成立,2004年收入就已高达72.138亿元。
除了蒙牛,依靠农业产业升级成为国内领先企业的不在少数,如北京顺鑫农业、河南双汇、浙江申河花卉、新希望、辉山乳业等。北京顺鑫农业搞大棚农业以后,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组培新品“蝴蝶兰”。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对“蝴蝶兰”进行植物“克隆”。一年时间就可以“克隆”出上百万枝兰花。传统的“蝴蝶兰”生产方式就是用根进行有性繁殖,然后栽到地里让它生长,这需要很长时间。这么多的兰花要靠传统的人力投入是根本无法达到的。只能靠资本和技术投入。总而言之,这些龙头企业的发展,一方面离不开政府的扶持政策,另一方面也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的一项调查显示:新农村建设的“六通、五改、两建”等13项工程共需投资约2.05万亿元,“十一五”期间,新农村建设将面临巨大的资金需求。因此,国家为了建设新农村,必然在政策上会放宽,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将会鼓励外资与民间资本进入这个领域,推动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但是,对于投资机构来说,需要考虑风险。“农业投资需要坚持长期投资与‘链式投资’。因为农业投资风险比较大,先从‘点式投资’开始,先把一个环节搞好,然后再扩展到链式投资。也就是说,先从一个产品的终端开始,按照‘消费者-产品-加工-农民’这样的逆向模式进行投资。因为如果终端没有做好,一旦销售出现问题,产品就无法形成流转,无法形成现金流”,陈明说。
专家指出,农业投资的风险主要来自系统性风险,尽管农业产业很大,但是一个弱势产业。整体科技水平不高,市场环境不像国外那么成熟,法律配套不健全,伪劣食品、假冒食品屡禁不止,市场混乱。中国农业原来在地方经济保护之下,现在逐渐开放,市场化以后,整个市场配套设施不健全,这也是国外资本在我国农业方面,不敢大举进入投资的原因。
对于如何规避风险?专家认为这需要专业投资,对行业进行专业的调查和研究。因为行业生产和销售都很特殊,不像工业产品,能控制产品质量,系统性风险也包含了产业的风险,比如对农民技术服务,公司加农户的安排,服务能否到位,这是该行业的特殊性。
总之,投资机构要对这个行业有深刻理解和把握,既要看到价值和机会,也要知道风险在哪里。不管怎样,对于农业产业投资,投资机构还是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