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吕英博 对于生活在大城市的人来说,水是什么?它几乎无色,但是却多少带着点净化剂味道;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只要拧开水龙头它就会源源不断地喷涌而出;它的计算单位是吨,不少人甚至不知道它的单价现在大概是4块钱;它还被装贴着花花绿绿商标的塑料瓶子摆在便利店的冷柜中……谁还记得上次停水是什么时候的事儿?除了总是在公益广告里看到之外,人们只有在瞥到马桶上那两个代表不同排水量的按钮时(通常为4.8升/6升的标准)才会想到“节约用水”这几个字。
地球70%的表面被水所覆盖,但真正能够为人类所用的,即我们称之为淡水的却仅占其中的1%。比利时Z33博物馆正在展出的名为“1%的水与我们的未来”的展览就将数百个从这1%的淡水中提取的样本作为本次展览的第一部分。
设计,让更多的人喝到安全的水
盛装着淡水样本的玻璃瓶子被整齐的摆放在白色的木架上,“它们来自江河、湖泊、山泉,还有雨水、瓶装水,还有被化学物质污染的水”,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JaneWithers说,“有的清澈透明、有的浑浊不堪,每天你都能看到它们的颜色在发生变化,灰白、暗黄、墨绿甚至乌黑。想象一下,当你用近似挥霍的方式将干净的水注满豪华浴缸和私家游泳池的时候,这世界上还有将近三分之一的人甚至连基本的生活用水都难以保证。每年因为缺乏干净的水,数百万人患病死去;非洲某些地方的人终其一生都没有体验过流水接触皮肤的感觉。作为设计师,我们是否能用自己的专业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一些改变?”
十几位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师、建筑师和艺术家通过他们的设计告诉我们,答案是肯定的。由他们设计参展的作品,有的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在点滴间达到节水的目的。在展厅的窗外就悬挂着这样的装置——一个水滴形状的雨水收集器(RainCatcher)。这是西班牙设计师JordiCanudas根据自己家乡雨水丰沛的实际情况特别设计的。此装置不但能收集雨水,还可以将水直接注入屋内的排水系统,使用起来相当方便。JordiCanudas介绍说:“这个收集器的原理非常简单,完全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在雨水丰沛的地区,用收集起来的雨水冲洗厕所着实可以节省不少自来水。”而荷兰设计师AtelierVanLieshout更宣称自己设计的马桶PigToilet的使用过程完全不需要水的参与,完全打破了人们传统的用水习惯。PigToilet与冲水马桶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将马桶与猪舍结合在一起,让猪来处理马桶中的排泄物。“我知道这听起来很恶心,不过这法子真的很好用。”策展人之一Crawford说,“其实这方法并非首创,19世纪之前的欧洲有不少人都在使用。只不过后来因为看起来有点恶心慢慢被遗弃了。但是免冲洗厕所对某些特殊地区来说绝对会是行之有效的节水办法,只是需要在形式上再完善一些。”
相对于还不够成熟的PigToilet,瑞士公司VestergaardFrandsen设计的生命吸管(LifeStraw)已经成功帮助了数百万人。生命吸管是一根长25厘米、直径29毫米的塑料管子,里面被注入了活性炭等吸附性强的物质和7种过滤器,因此,污水可以即刻被净化为饮用水。用的时候,只需要把它插进水里,用力吸上来就可以了。一支“吸管”能净化大概700升水,足够一个人一年的使用量,而且价格相当便宜,每支约为3.5美元。在今年5月份的四川地震中,供水系统完全毁坏的北川、汶川等重灾区的不少灾民就是靠着政府发放的6000支生命吸管才喝到了安全的水。
参展的还有仅用1升水就可以让60双手享受到流水洗手的Mahlangu洗手器、踩着踏板就可以将水净化的净化送水自行车,将面盆、浴缸、马桶、浴柜与淋浴器完全结合成一体的EBB浴缸……“你会惊讶于这些实用的设计原理如此简单,如此简单就可以改变很多人的生活。令人遗憾的是,只有极少数的设计师愿意将他们的关注点从少数的有钱人身上转移到最需要帮助的大多数人身上。”Crawford说。
设计,为了大多数
Crawford说得没错。无论何时,当我们谈论起设计的时候,它的受众群体几乎永远是那个绝对少数的群体——世界上最富有的那10%。名贵跑车、流线外观的手提电脑、装帧精美的图书、音乐播放器甚至是电动牙刷,只要被贴上“设计”的标签,售价就会远远高出其他同类产品。不论博物馆、精品店里还是报纸、杂志、博客上,它们无处不在。成千上万的设计师以此为毕生事业,而事实上,在这个星球上的65亿人口中,只有少数人买得起这些商品。
做漂亮东西自然无可厚非,不过,只为了给极少数人创造奢侈品就花费如此庞大的精力、时间和资源,却不顾更多人正在为了生活的基本需求而备受折磨,指责设计师缺乏社会责任的声音越来越大也不足为奇了。尽管如此,设计师依然最热衷于为那10%的有钱人提供服务。正如臭名昭著的银行劫匪WilleSutton被问及为何要抢银行时说的那句回答——“因为钱在那儿。”设计师们清楚为有钱人设计东西更容易名利双收,这也是他们所信奉的谋生之道。
不过,只要查阅一下设计的定义,就不难发现设计存在的意义是为了让多数人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和愉悦,而并非专事贵胄。设计史上的众多设计师也是因为实践了“为大众”的意义而被人铭记——建筑师理查德·巴克明斯特·福勒 (R.BuckminsterFuller)在50年前设计的“短程线圆顶”至今已为数千万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以及因遭受灾难而流离失所的人们提供了临时避难处;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VictorPapanek)所著的那本名为《为真实世界而设计》(Designfortherealworld)让几代设计师认识到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及伦理价值,而他终其一生倡导的“有限资源论”为后来掀起的“绿色设计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
环保设计,奢侈品的新成员
时至今日,以“服务大众”为本的设计师已是凤毛麟角。去年4月,在纽约Cooper-Hewitt国家设计博物馆展出了一场名为 “为另外90%的人设计”(“DesignfortheOther90%”的设计展上,策展人CynthiaSmith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就曾感叹人道主义和可持续性设计的真正含义正逐渐被扭曲着,正如已经变质的“设计”一词,沦为了商家新一轮的市场推广手段。
今年8月,最具市场号召力的设计师之一菲利普·斯塔克(PhilippeStarck)公开宣布自己将要以环保节能为主题的设计系列。菲利普斯塔克曾经因为倡导“设计民主化”而名声大噪。他公开表示应该让每个人都可以负担得起高质量的设计产品。如此共产主义的宣言成功地为他吸引了众多热血沸腾的媒体和消费者,然而当走进家具店,看到他设计的那把塑料椅子上的价签上写着157美元的时候,人们才对他口中的“为大众”有所觉悟。当菲利普斯塔克被问及如何用这昂贵的设计去实现设计民主化,他说:“哦,得了,我不是上帝,作为一个设计师,我已经尽了全力了。”
当人们的注意力从民主与特权的矛盾身上转移到不断上涨的油价以及能源危机的时候,菲利普再一次适时的推出了他的环保设计系列。这个系列的第一款产品是售价在500-800美元的塑料发电风车。“想象一下,某个周六的下午,有个男人突然想到超市里去买一个没啥实际用处的小玩意儿,于是他看到了这架性感的风车,‘天啊,太漂亮了,多少钱?500美元!这正是我计划用来买个没用的小玩意儿的价钱。’男人毫不犹豫的把这风车带回了家,15分钟以后,他发现这东西开始发电了。很棒是吧。”菲利普·斯塔克在发布会上说。
对此,设计评论家AliceRaw-sthorn在《国际先驱论坛报》上撰文说;“我们应该认真对待他这次的设计,毕竟在经过了形如龙虾的柠檬榨汁器还有叫路易的塑料凳子、手枪形状的灯具之后,他终于开始设计有那么点用处的东西了。尽管同类的产品在市场上已经有一打了,但是这架风车的刀刃可是用于路易十五椅子一样的材料制成的。”
显然,这篇极尽讽刺之能的评论并没有让菲利普放慢迈向环保设计的脚步,他宣称自己设计的氢能动力船、节能自行车和生态环保房将会陆续推出。根据以往的经验判断,这些环保设计的价格估计不会是一般人、起码不是菲利普·斯塔克口中的“每个人”可以负担得起的。“拜菲利普先生的环保享受论所赐,如今的环保设计已经大摇大摆的换上了奢侈品家族的一员的新身份。”AliceRawsthorn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