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基金不会主动犯错
导语:现在指数已经处于相对低点,下跌的空间很有限,市场一旦反弹,指数型基金的净值都会领先增长。

数据统计显示,上证综合指数从历史高点6124.04点下跌以来,累计最大跌幅已经达到67.76%。而A股的总市值则由去年底的近33万亿元缩水至目前的不到14万亿元,在2008年总市值已经蒸发19万亿元。平均股价也由去年10月最高时的24.65元下降到现在的不到8元,跌价近70%。

万家180指数基金经理欧庆铃认为:“今年指数的大幅下跌属于系统性风险,对于复制指数被动投资的指数型基金损失也比较大。但现在指数已经处于相对低点,下跌的空间很有限了。而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依然有信心,尽管短期内市场情绪受到打击,但长期的成长还是值得期待的。”

从平均绩效的角度来看,指数型基金与其他类型的基金相比有一定的收益优势。2006年、2007年,指数型基金的年平均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25.87%和141.48%,而股票型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率为120.53%和127.01%,偏股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104.71%,110.04%。

长城证券基金分析师阎红认为:“指数型基金在2006年、2007年平均收益超过了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收益。但在2008年以来的调整市中,指数型基金跌幅也大大高于上述两类基金。这一方面是由于基金不能回避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目前的证券市场尚不是完全有效性的市场。”

在指数基金投资策略上,阎红表示:“目前蓝筹整体估值水平较为合理或接近合理的情况下,短期市场调整结束后,蓝筹整体出现低估时,投资者可以阶段性关注对于大盘蓝筹有较好代表性的上证50指数、上证180指数基金;当市场出现普涨时,可关注沪深300指数、深证100指数基金;当上证指数滞涨时可适当关注中小板指数基金。”

“尽管今年以来,指数基金的净值随大盘下跌幅度比较大,但指数型基金不会因逆向操作、板块错判等主动性错误而增加损失。” 平安证券分析师郭艳红表示。

从同类型基金的业绩差异来看,指数型基金之间在牛熊市的业绩差异都远小于主动投资的股票型基金。比如2007年,业绩最好的股票型基金领先业绩最差的171.75%,而指数型基金的最大差异不超过70%。

“指数型基金的优势在于配置指数成份股,结构比较均衡,行业比重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因此如果对经济大势有明确的判断,而缺少对行业、个股研究的话,可以考虑选指数型基金。”欧庆铃说。

郭艳红认为:“积极主动的股票型基金彼此之间业绩差异非常大,因此依然面临选择的风险,机会成本也高。而指数型基金在资产配置上犯错的可能性较小,只要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就行了。而且今年市场基本上是单边下跌,始终没有形成集中的反弹力量。指数型基金的仓位都很高,保持在90%以上,因此市场一旦反弹,指数型基金的净值都会领先增长。”

从申购赎回的情况上来看,上半年股票基金份额合计减少363.4亿份,而指数型基金整体为净申购,增加份额近150亿份。其中华夏上证50、华安MSCI中国A股、嘉实沪深300、易方达上证50、万家上证180位于净申购前列。

“宏观和行业数据可能好于预期,短期因素冲击或将造成进一步回调。在后市下跌空间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可逢低关注指数型基金。”郭艳红表示。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