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只QDII出海一年盘点
导语:受次贷危机、及港股震荡影响,首批出海满一年的4只QDII损失惨重,截止9月24日,南方全球和华夏全球净值徘徊在0.65元左右,而上投亚太和嘉实QDII的总亏损额已高达400亿元……

去年9月国内首只股票型QDII基金——南方全球精选首发时,基民们兴奋不已。然而今年上半年,QDII基金却交出了一份令人失望的巨亏答卷。据半年报显示,上投亚太、嘉实海外、南方全球、华夏全球和工银全球5只QDII总计亏损249.73亿元,净值平均下跌20%。重仓投资于香港市场是QDII业绩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其中金融和能源股的走软严重影响了QDII的业绩表现,加之人民币的快速升值令其收益率受到了严重影响。

整体缺乏经验

次贷风波导致全球金融市场陷入危机,远超出之前的市场预料。美国股市震荡导致港股暴跌,出海扬帆的QDII基金身陷泥沼,首批出海的股票型QDII基金净值甚至有两只一度跌破了0.5元,一年时间让基民损失过半。被基金视为救命稻草的“港股直通车”却未见踪影,而备受市场关注的第二批QDII基金,2008年首只QDII——工银全球首发遇冷,相比前一只QDII基金的首发规模骤降近九成。

据WIND资讯资料显示,截止到今年6月30日,金融股占到了基金系QDII股票投资总额的28.15%。

不可忽略的是,基金管理人对市场风险认识不够、经验不足、有勇无谋也是QDII基金备受诟病的原因之一。其实,在国内QDII基金出海前,美国次贷危机已初现端倪,并引起了国际上的普遍关注。有关研究报告称,次贷危机的高峰在2008年,对股市的影响会持续较长时间。但由于基金投资管理人缺乏经验、盲目乐观,低估了次贷风波对整个全球金融市场特别是亚太市场前景的影响。

南方全球采取偏防守策略

《投资者报》记者分析了最先出海的4只QDII,发现它们的成绩相差还是有一段距离,南方全球和华夏全球的净值始终在0.6元以上,而上投亚太和嘉实海外则徘徊在0.5元上下。4只QDII在投资技巧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目前,南方全球在4只首批出海的QDII基金中名列前茅,这与南方全球采取的偏防守策略有关。据了解,南方全球除了降低其在香港市场的配置比重外,还较好地把握了香港本地地产板块、中资电信板块、基础建设板块和能源板块的投资机会,适度回避了中资金融、地产、工业制造等较容易受宏观经济影响的板块。

另外,主要投资于国外上市的ETF基金是南方全球的又一特点,其重仓的前十大基金中除了1只是货币市场基金外,全部为ETF基金,9只ETF基金中有8只由巴克莱国际投资管理公司管理。南方全球第一和第三大重仓基金分别投资巴西和墨西哥等新兴市场,在上半年全球股市波动时巴西股市却是上扬的。

华夏全球大幅扩展投资市场

根据 WIND 的数据显示,以截至9月24日的基金单位净值计算,今年以来5 只 QDII 基金(南方全球、上投亚太、华夏全球、嘉实海外、华安国际配置)平均跌幅为 29.47% ,国内的偏股型开放式基金跌幅为50.58% ,指数型基金跌幅为59.74%,上证综指跌幅则为57.87%。

作为4只QDII中排名居前的华夏全球,其投资策略也在不断进步。据华夏全球二季报显示,华夏全球股票仓位由去年年底的52.12%提高到今年一季末的57.89%。同时,该QDII的投资目的市场从去年底的11个扩大到18个。华夏全球大大降低了对于港股的投资比例,对德国、英国等成熟市场股票的投资比例显著上升,这为华夏全球在今年的市场波动中最大程度地分散了单一市场的风险。

尽管QDII遭受了不小的损失,与当初海外淘金的预期相差甚远,但是因为内地市场的调整幅度更大,A股基金的表现更差,因此,QDII基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分散单一市场风险的作用。

“尽管现在南方全球的净值仍在面值之下,但今年以来,总体上QDII基金仍跑赢A股基金,已经很好地说明了QDII基金在分散单一市场投资风险方面的优势。”南方基金国际业务部一高层人士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