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上海市政府贵宾厅,分管金融工作的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会见了日本三菱日联金融集团(以下简称“三菱日联”)总裁兼三菱东京日联银行董事长畔柳信雄。
这已经不是畔柳信雄第一次来中国。仅仅是上海,他也来过很多次。因为他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国际咨询委员会第一批委员,这个成立于2007年的委员会在2008年5月8日下午举行第一次会议,地点正是上海浦东陆家嘴。北京、天津、广州,甚至无锡,都曾留下过畔柳信雄的足迹,但他肯定想不到,有件惊天大收购正在半个月后等着他。
9月19日晚,刚刚回到东京的畔柳信雄接到摩根士丹利求救信号,但他认为对方报价太高。21日晚,摩根再度致电三菱日联,尝试以新条件交涉。当晚,包括畔柳信雄、大森京太副总裁在内的少数三菱日联公司高层为此紧急进行秘密磋商。这一次,三菱日联没有再犹豫,因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即使只是出资也可以接受”。
接下来公布的消息震惊全球金融界,三菱日联将出资90亿美元收购摩根士丹利公司21%股份。华尔街惊呼:日本钱来了!
出手阔绰的畔柳信雄出生于1941年,自1965年起进入合并前的原三菱银行,就一直没有离开过这里。性格刚毅的他,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时,曾断然不与当地日本人交往,结交的都是除了日本以外的其他国家的朋友,以建立美国关系网。
从中学到大学毕业,畔柳信雄一直酷爱踢足球。据称,今年67岁的他信奉的座右铭 “现场百回”(即“下一百次基层”),大有毛泽东所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严谨作风。
而他领导的这个银行,是由三菱东京金融集团(MTFG)和日联集团于2001年4月2日重组而成。目前三菱日联是日本最大的银行集团,注册资本为13830亿日元,以存款计也是世界第二大银行控股公司,共拥有1.1万亿美元银行存款,而可用于投资的金额高达200亿美元。
90亿美元收购大摩
9月29日,三菱日联宣布,已就出资90亿美元收购摩根士丹利公司21%股份事宜达成最终协议,三菱日联将成为摩根士丹利的最大股东。
日本共同社9月30日报道说,三菱日联计划利用摩根士丹利在世界各地的营业网与其在投资银行等业务领域展开广泛合作,具体合作战略预计将于2009年6月底完成。90亿美元中将有30亿用于收购普通股,余下60亿用于购买可转为普通股的永久优先股。此次注资金额巨大,为日本海外金融机构并购之最。
此次三菱日联出资大摩,从开始谈判到宣布注资,仅仅用了3天时间,紧随其后的资产调查也只用了5天,交涉过程堪称速战速决。
摩根士丹利最初向三菱日联金融集团发出请求是在9月19日的晚上,当时不仅要求其注资,同时还希望提供数百亿美元的融资。但是,“巨额融资的风险实在太大。”为此三菱方面一度摇头拒绝。但随后高盛和摩根被确定将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这样其资金筹措难度将减小,融资也不再是必须条件。
9月21日晚上,摩根致电三菱,再度尝试交涉,并表示三菱仅出资即可。要求的答复期限为美国东部时间22日早晨、即纽交所开盘的时间,细节条件可置后商谈。此次,三菱日联没有再犹豫:“即使只是出资也可以接受。”三菱高层判断:“在美国银行当中摩根的资产相对还算比较健全,此外市场的混乱状态也在渐趋好转。”
其实几乎就在同时,摩根也曾向瑞穗金融集团寻求帮助,但被对方婉拒。
9月22日晚间,三菱日联发布公告,注资摩根,金额超过9000亿日元,而且收购的是普通股,如果股价下跌,将遭受损失,此举震惊全球金融界。
之所以如此“闪电决断”出资摩根,是因为三菱日联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事实上,三菱日联从很早以前开始就期待能有机会加强其证券业务。今年1月,瑞穗实业银行1300亿日元出资美林时,据说三菱也曾与美林进行过谈判。7月,雷曼曾经邀请三菱出资,但因在三菱的内部讨论时,畔柳信雄提出异议,具体谈判未能进行。
日本银行前几年通过注入大量政府资金基本解决了不良债券的问题,而且受次贷危机影响的损失较小,存款也很充裕,处于“有钱无处投”的状态。用三菱日联高层的话来讲,“出资用的是多余出来的资本。”同时,由于投资业务收益的下降,三菱集团2008年第一季度的利润同比下降66%。由于金融危机造成了大量金融资产的价格下跌,三菱也利用此次计划迅速进行扩张。
除了收购摩根以外,三菱日联金融集团29日发表消息称,已完成对美国加利福尼亚联合银行(UNBC)的股票公开收购(TOB),TOB后控股比例增至98%,集团计划今后收购其余股份,将把后者收为完全子公司。
昔日足球前锋
此次惊天大并购,将三菱日联的总裁畔柳信雄先生再一次推到了聚光灯下。这位1965年东京大学的经济学部毕业后,就进入三菱银行的老银行家,现为三菱日联的“终身社员”。
从1992年担任三菱的董事起,精力旺盛的畔柳信雄一直身居要职,历经数次改革、重组和合并,不屈不挠的精神支撑着他将三菱日联打造成巨型的“金融航母”。
2004年6月,他出任原三菱东京金融集团总裁。
“他是一个极具统率能力的人。”这是原三菱东京日联银行会长三木繁光对畔柳先生的评价。
在他的领导下,三菱实现了与原日联集团的经营合并。2005年10月成立了三菱日联金融集团,畔柳担任总裁。集团旗下包括商业银行、信托银行、证券公司、信用卡公司及美国银行等,总资产高达200万亿日元,号称日本最大的金融集团。
旗下核心实体三菱东京日联银行资产高达140万亿日元,虽一度受系统问题困扰,但也于2006年1月顺利开始营业。
2005年,畔柳信雄入选美国《商业周刊》“亚洲之星”。入选词中描述说“不屈不挠的精神支撑着他要把东京三菱打造成冠军级的银行”。和同时入选的其他24人一样,《商业周刊》认为,他们有一些共同特点——胆识过人、干劲十足,并勇于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奉献。
2008年4月1日,他出任三菱东京日联银行的会长,同时连任三菱日联金融集团的总裁。
受次贷危机等影响,2007财年集团盈利约为63.7亿美元,比上一年度减少约24.11亿美元。但存贷款业务仍然坚挺,以亚洲为中心等海外业务增长较快。不良贷款比例为1.15%,自有资本比例为11%,整体财务继续保持稳健态势。
从中学到大学毕业,畔柳一直酷爱踢足球。在中学球队及后来的东京大学足球队里,他一直是主力前锋。畔柳先生不仅喜欢足球,而且还从足球中颇有感悟,以至于经常引用踢球的经验来教育其下属和员工。例如他曾教育员工说:工作就像踢球一样,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需要相互配合,而且同时发挥出个人的特色和个性,拼尽全力去完成;但另一方面,必须要遵守规则和比赛时间的约束;要获得胜利,则需要赛前的周到准备。
显然,这位昔日足球前锋“宝刀未老”,只不过这次是他统领其金融航母,向华尔街发起的“进攻”。
“金融必须服务于社会”
对于目前四处蔓延的次贷危机,畔柳信雄亦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他认为,金融机构起的是“经济润滑油”的作用,服务于人们或者企业的各种交易活动。所以,金融机构需要知道今后世界将如何发展。什么时候该积极融资,什么时候要控制融资,要有这种“社会性概念”。
他认为次贷危机的产生就是因为它一开始就缺少这种“社会性概念”。商品被两次、甚至三次打包证券化,这种赚钱方式明显地偏离了生活,是“为了金融而产生的金融”。换言之,即金融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变得模糊不清了。因此,现在到了需要重新回归到出发点、需要透彻理解金融的本质作用的时候了。
畔柳信雄强调,“从金融机构的社会性出发点来看,以次级债为代表的那种优先考虑眼前利益的想法必须抛弃,而应该是中长期地、持续地去追求适度水平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