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学三菱
导语:相对于日本的金融机构的积极主动出击,中国国内反反复复出现了多次是否需要抄底华尔街的打讨论,各路人马轮番登场,公婆各说各的理。

相对于日本的金融机构的积极主动出击,中国国内反反复复出现了多次是否需要抄底华尔街的大讨论,各路人马轮番登场,公婆各说各的理。

赞成者如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胡祖六指出,华尔街的金融风暴,正是千载难逢的收购机会,中国没有出手抄底太可惜。

反对者如新华社引述市场人士分析指出,由于中投是中国政府旗下的主权基金,由中投来收购一家美国著名金融企业股权的举动,势必会在华盛顿引发巨大政治阻力,特别是在存在美国国内竞购对手的情况下很可能增加通过美国政府审查的难度;另外则是次贷的“窟窿”到底有多大,谁也不清楚,而且中国机构并没有衍生品操作经验,投行经验也不多等等。

当然,日本几大金融机构的迅速出击也给了我们很好的学习机会。

一个是他们稳健的心态,严谨的调查研究态度和资产评估机制,花最少的钱买到最有价值的货物,另外是有良好的收购目标和收购方式,以及长期建立起来的业务素质和对收购手法的熟练,对美国院外集团的成功游说将抵制风险降到了最低甚至于零等等。

不论抄底与否,都需要我们的四大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以及地方银行、各大证券保险机构早日出现畔柳信雄这样的高手以及他身后优秀的团队。

同时,中资金融机构也已经在2007年有过一系列的操练经验,7月23日,国家开发银行投资英国巴克莱银行30亿美元,获3.1%股份,并向该行派出董事;10月25日,中国工商银行投资南非标准银行54.6亿美元,获20%股份,成为该行第一大股东;12月19日中投公司斥资约50亿美元入股美国第二大投行摩根士丹利最多9.9%权益。不管成功与否,择时出击总强于守株待兔。

对于存在的全球金融风险,中国并没有坐视不管。无论是布什与胡锦涛主席在电话中达成的共识,还是温家宝总理在联大会议及夏季达沃斯年会上表明的中国将协助美国救市,以及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亦透露,中国央行与美联储(Fed)正在谈判,可能通过向美国注入流动性(资金)方式帮助美国救市等等,都表明了一个大国的责任。

日本《产经新闻》预言,美国金融危机最后的买主可能是中国。布什政府为了7000亿美元的救市案伤透脑筋,财长保尔森甚至半跪着向国会众院议长求情。而中国手中就握有1.8万亿外汇储备,《产经新闻》预言,如果中国肯援手,问题也许不难解决。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