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融资融券业务的试点启动,市场本期待已久,然而,上证指数却以下跌的方式回应了这一“救市”政策。作为掌握市场话语权的基金,对于这项业务的开展是否反响热烈?
令人惊讶的是,过半基金业人士对此并不乐观。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证券市场中的基金等主要机构投资者能否参与融资融券业务,证监会尚未公布具体办法,现在还尚存变数。”
融资融券对基金业究竟能产生怎样的影响,能否真的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
影响几何?
1996年曾开始融资融券业务,被证监会明令禁止了。2008年10月5日再次正式宣布融资融券业务的试点,标志着融资融券的重新启动。而这项业务在金融环境不佳的时机推出,其意义也就非同一般。
在以美国金融危机为首的全球金融风暴中,以及国内A股指数下跌70%以上并且政府出台一系列救市措施后。这次融资融券业务的开展,带着一股浓厚的“救市”意味。只是,10月6日市场并没有大家所期望的反弹,相反沪深两市双双暴跌,跌幅分别超过5%和4%。
有人认为这是美股大跌连带效应的“补跌”,融资融券所带来的“利好”并没有释放。不过,有专家尖锐地指出,融资效应难言是一个利好政策,对基金业的影响更是有限。
德圣基金研究首席分析师江赛春告诉《投资者报》记者,“融资融券对基金不会有实质性的影响。从融资做多来看,目前基金仓位较轻,手中现金数量比较庞大,并没有融资做多的需求。从融券做空来看,目前基金不可能这样操作,政策发布者不可能允许基金做空。”
作为市场最重要参与力量的基金,此刻也显得“彷徨”。根据Top view数据显示,9月22日~9月26日的5个交易日,基金净买入242.56亿元,尽管公认这是在抢“反弹”,基金毕竟呈现出的是净买入,但在10月6日,融资融券公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基金买入51.35亿元,卖出67.23亿元,净卖出15.87亿元。
“从数据上看不出重大利好带来的改变。其实,基金更关注的是经济基本面上的因素,这才是最重要的。”国都证券基金行业研究员姚晓军告诉《投资者报》记者。
而诺德基金的基金经理张学东则认为这一政策影响长远,“从整个市场来看,融资融券可以使整个市场的流动性增加,交易量增加,增加市场的活跃度。比如说在市场极度疯狂的时候,一些理性的机构可以把券融过来在市场上进行抛售。或者在市场低迷的时候进行融资。”
但对于基金所能受到的影响,张学东表示,“融资融券具体的细则还没有出台,基金公司如何参与融资融券,目前我们还没有办法向大家介绍,因为我们必须根据证监会的细则来进行操作。”
大蓝筹融资融券可能性最大
在最有可能入选融资融券的50家上市公司中,以大蓝筹板块为主,也是基金的重仓板块。《投资者报》记者根据2008年中报作了分析,基金对浦发银行的持有数量为294万股,占股票市值5.27%,占基金净值3.23%;对中信证券的持有数量为98万股,占股票市值1.91%,占基金净值1.17%。
所以,浦银安盛的投研部认为,由于融资融券业务标的证券的范围由交易所圈定,能够进入试点范围的证券标的将集中在大盘绩优蓝筹股上面,沪深300 特别是上证50 指数包含的公司无疑是试点证券的首选品种,而这些证券品种又大部分归属于央企,结合目前正在大规模展开的央企增持回购举动,以央企为主的大盘蓝筹将继续成为近一阶段的市场热点。
根据Topview显示,有可能受该政策直接影响的中信证券,9月22日~9月26日的5个交易日,基金净买入239.0亿元,呈现出资金净流入的状态。
恒泰证券分析师王飞告诉《投资者报》记者,“中信证券作为创新类券商和上市券商中的绝对龙头,首获试点的可能性较大。”另据半年报显示,公司拥有货币资金高达1086.29亿元,公司的先发优势及资金实力将给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润增长点。短线该股获资金推动持续走高,后市仍可看高一线。
基金不会大规模参与
《投资者报》记者发现,个别已经公布四季度投资策略的基金公司,并没有体现出融资融券对其投资策略的影响。比如,在东吴基金的四季度投资策略中,虽然目前中国通胀压力有所缓解,但经济下行趋势仍比较明显,加上全球金融危机及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继续存在,对A股未来走势持谨慎看法。四季度甚至更长时间,市场存在反复震荡的可能。
《投资者报》记者走访了10家基金公司,问及“将来是否大规模参与融资融券业务”,80%的受访者未予正面回答,“现在细则还没出台,不好回答你的问题。”
东吴基金内部人士告诉《投资者报》记者,“接下来的投资仍是以防御为主,比如,可以重点关注宏观经济波动敏感性低,并且盈利增长确定性高的行业,如商业零售、饮料医药等。”
国都证券的姚晓军则断定基金不会大规模的参与该项业务,“相对于融资融券,基金公司可能会更有意愿参与股指期货业务。因为基金更看中其中的避险功能,两者虽都能为市场引入做空机制,但融资融券业务并不能回避整个证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实际上,基金是否会参与融资融券还取决于该业务的效益。
在张学东看来,“首先我们投资在资本市场最主要的还是看经济主体是什么样的。经济形势如果是好的话,未来趋势是上升的话,融过来的券卖出是亏的,如果经济形势不好,融过来的券卖出是挣的。但是融资是可以放大的,我认为融资如果说在市场环境好的情况下,或者投资管理人,或者投资主体有足够高的水平的情况下,你可以通过这种杠杆效应放大你的收益。”
“推出融资融券也为下一步进一步推出股指期货来做准备。因为在这个点位2000点附近,我认为是推出股指期货比较好的时机。这个点位比6000点推出要好得多。”张学东告诉《投资者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