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损失知多少
导语:

网络版专稿 投资者报 记者 熊翠红 近日贵州茅台的跌破百元,让投资者对一向在食品行业中保持高景气度的白酒业的信心下挫,这是否显示三鹿事件对食品饮料行业的影响很难判断,但三鹿事件不仅对国内乳制品行业形成短期大利空,更引发对整个食品饮料行业的不信任感上升。

受人民币升值和全球宏观经济的影响,加上三鹿事件,乳制品企业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据了解,除了蒙牛、伊利、光明、三元主营业务是乳业,在外资并购事件中风声水起的娃哈哈、汇源也有涉及乳业。另外,维维股份、安琪酵母、新希望、SST亚华、新农开发、金健米业、工大高新、新华百货等,都是兼营乳业的上市公司,除了新华百货外,本身都是农业公司,多元化战略介入乳业。因为三鹿事件,这些上市公司受牵连,但因乳业在主营业务中所占比例不同,受出口冲击不同,所受实际损失也大小不一。

兼营乳业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兼营乳业比重大,且有出口:包括新希望、安琪酵母、维维股份。

其中,尤以新希望的乳业比例高、出口比重大。2007年乳业占比24.19%,其中乳业收入110,662.94万元,出口占比14.49%。

安琪酵母是酵母行业龙头,2007年产量、出口量分别占中国酵母总产量的50%以上、出口量的30%以上。安琪酵母的主营业务是酵母,乳业的比例很小,2007年乳业占比不高,仅为3.30%,乳业收入为3,503.14万元,出口产品也非乳业,但因为出口比例高达28%,最可能被海外市场“错杀”。

维维股份的乳业比重大,08年由出口转为不出口。2008年,维维股份乳品占主营业务的比例扩大,从07年的34.18%提高到08年中期的39.53%。在出口方面,07年出口数额不大,仅115.15万元,且出口比例小,不到0.04%,08年中报显示无出口。

SST亚华算是不折不扣的乳业公司,2007年乳业比例高达94%,而2008年这个比例更高,达98%以上。其中,07年乳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16150.40万元,种业收入为7305.55万元,乳业毛利率为45.92%。出口方面,07年上半年出口额486.72万元,出口比例小,不到1%,08年由出口转为不出口。

第二种情况是,经营乳业比重小,也不出口:包括工大高新等四家上市公司。

在分析兼营乳业的上市公司所受三鹿事件的影响时,主要考虑两个要素,一是乳业占公司主营业务的比重、该业务为公司带来的收益大小,二是乳业是否出口、乳业部分主要包括奶粉还是液态奶。一般来说,所受影响最大的,是乳业比重大、出口比重大的公司。假设出口归零,企业利润会减少多少?

三鹿事件给乳业带来的损失暂无法估算。中投证券分析师黄巍认为,由于问题主要出在奶粉,而非液态奶,国产奶粉的市场份额的恢复要慢于液态奶。由于蒙牛的奶粉比例相对小,受创恢复会更快。她认为,主营收入90%以上来自于液态奶的蒙牛最先度过危机,接着是以鲜奶为主的光明乳业,而利润22%来自于奶粉的伊利恢复速度最慢。但实际上,市场可能没这么理性,消费者可能因此对所有乳制品、甚至是其他大众消费品产生抵触情绪。

由上分析,乳业占比最高的前三家企业,依次是SST亚华、维维股份、新希望;乳业收入前三依次是SST亚华、新希望、维维股份;其中,SST亚华的乳业早已是亏损部分、新希望的乳业也不是盈利的主要来源。

另外,出口比例最高的是安琪酵母、新希望、SST亚华。其中,兼营乳业受出口影响最大的当属安琪酵母,出口比例高达28%,而新希望出口约15%,SST亚华比例相对小,不到1%。

综上,SST亚华、新希望、维维股份,这三家公司所受三鹿事件的冲击更大。其中,SST亚华正由乳业变身房地产公司;新希望乳业的损失对公司整体业绩影响不大,因为长期以来都是民生银行的投资收益支撑着公司业绩,新希望做液态奶,恢复相对快;而维维股份做奶粉,恢复相对慢,但乳业损失的市场份额可以由其豆奶业务补充。另外,有少量乳业业务、出口比例却高的安琪酵母,其出口的酵母最可能被海外市场“错杀”。

受冲击相对最大者:新希望、维维股份

新希望:乳业损失对整体业绩的拖累不明显。

新希望的乳业本身面临亏损,乳业危机无非是给公司“雪上加霜”,作为民生银行的“影子股”,新希望乳业的冲击依然由投资业绩支撑。


据了解,新希望出口的是饲料,一般是在国外建厂、当地销售,中信证券分析师毛常青表示,国内乳业危机不会对国外饲料业务造成影响。他认为,新希望把酸奶等以新鲜和营养价值高为特点的产品作为主攻方向,奶粉比重不大,跟蒙牛一样主营在液态奶的恢复相对快。

新希望的传统农业整体经营性亏损,投资收益推动业绩的增长。上半年新希望主业继续亏损,饲料、乳品业务毛利率下降,屠宰及肉制品业务亏损巨大,业绩增长主要来自于投资公司对民生银行的投资收益(2.67亿元,同比增长114.11%)。

其中,饲料、乳品业务销量分别同比增长46.96%、25.98%,毛利率分别下降0.57%、0.25%,上半年上述两项业务净亏损额约1500万元。另外,作为奥运赞助商,北京千喜鹤食品赔本赚吆喝,上半年生产未达到预期规模,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净亏损额高达5580.8万元。

上半年新希望乳业收入占比18.15%,实现销售收入67,610.19万元,同比增长25.98%,仍低于行业内规模企业的增长幅度。新希望的乳制品业务品牌分散、市场影响力微弱,也是面临亏损的一个重要原因。乳制品业务基本都是通过并购地方乳制品企业形成的,大多数是未改制且设备陈旧的老国企,乳制品的销售收入增长率和毛利率都比不上行业内规模企业。

另外,下半年至明年,随着全国生猪存栏量的稳定增加,公司饲料产销量或将迎来新一轮的增长周期,屠宰肉制品业务成本压力因猪价下跌而缓解,也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乳业损失。

维维豆奶:“堤内损失堤外补”

维维豆奶:是豆奶行业的龙头企业,市场份额一直维持在80%左右。介入乳业近五年,奶源不足,销量不大,自公司上市以来乳业一直保持微利或亏损状态,据了解2007年乳业已经止损。乳业市场以华东地区为主,开拓二、三线城市,重点发展奶粉。

实际上,维维股份不仅仅是一家豆奶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豆奶粉、乳品、商品贸易、粮油等。维维股份的乳业和豆奶粉业务平分秋色,两者收入加起来约占公司总收入的80%(2007年两者收入占公司收入将近80%、2008年上半年两者收入占公司收入的88%),其中,豆奶粉收入比重和毛利率都略高于乳业比重。

2007年,乳品收入94,271.51万元,占比34.18%,毛利率21.27%,豆奶107,009.50万元,占比38.80%,毛利率25.58%;2008年上半年,乳品收入为53,471.97万元,同比增长10.78%,占比39.53%,毛利率24.06%,同比增长1.48%,而豆奶粉收入为56,559.97万元,同比增长12.92%,占比41.81%,毛利率26.64%,同比负增长为1.28%。

由于此次出问题的主要在奶粉而非液态奶,理论上维维股份受冲击大、业务恢复慢,不过,三鹿事件让豆奶的市场放大,豆奶取代牛奶,有所平衡。

转型、恢复最快者:SST亚华

SST亚华:变身房地产,当属转型、恢复最快者。

三鹿事件,受直接冲击最大的蒙牛、伊利、光明等大的乳业公司,而SST亚华是一个不为关注的不折不扣的乳业公司,由于其乳业本身亏损,三鹿事件对公司的影响不言而喻。

SST亚华主营业务为乳业和种业,以乳业为主,2007年乳业比例高达94%,而2008年这个比例更高达98%以上。其中,07年乳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16150.40万元,种业收入为7305.55万元,其中乳业毛利率为45.92%。07年上半年出口额486.72万元,出口比例小,不到1%,后无出口。

SST亚华是在国家质检总局的抽检中出现问题的企业,其南山牌奶粉检出三聚氰胺。早在8月底,公司公告,因乳业及其他业务经营业绩不佳以及公司超过6亿的债务每月需要支付500万元利息,导致前三季度预亏2500万元。

9月底,SST亚华的重组正式启动,由浙商集团接手SST亚华,公司将变身房地产。根据SST亚华的重组方案,由中信资本以5.7亿元收购SST亚华旗下南山婴儿配方奶粉及乳制品业务100%权益,将乳业资产和实业彻底剥离,生物药厂资产出售给公司原控股股东农业集团,留下一个8000万元现金的净壳,由浙商集团及相关公司接手。同时,重组方浙商集团等将以旗下拥有的国际嘉业、中凯集团、名城集团等5家房地产资产注入SST亚华。

成功逃离者:新华百货

乳业比例小的公司,在乳业危机中的表现,也有幸有悲。新华百货成为市场先知先觉者,08年剥离乳业,工大高新07年进入乳业,却遇危机。

新华百货07年乳业占比不到9%,但是乳业实际规模大于上述工大高新、新农开发和金健米业,07年工业奶制品收入为22350.30万元,但08年主营业务只有百货零售,已无乳业,成功逃离乳业一劫。

工大高新07年乳业收入11,920.92万元,乳业占比14.21%。该公司本是亏损企业,07年介入乳制品行业,却赶上乳业一劫。不过该公司有大豆系列产品,07年大豆系列产品收入23177.01万元,大豆占比27.62%,两者合计占比达41.83%。

08年上半年,工大高新的乳业收入6084.68万元,占比12.21%、大豆产品收入17169.92万元,占比34.45%,二者合计占比46.66%。好在大豆产品的收入增长更快,2008年上半年,大豆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82%,乳制品收入同比增长86%。大豆产品可相对弥补乳制品市场的损失。

新农开发的主营业务包括棉花、乳业和房地产,其中乳业品种多,包括奶牛、奶粉、液态奶等,07年乳业收入9,753.26万元,乳业占比不到10%。

金健米业主营业务包括粮油食品、乳业、进出口贸易、建筑业等,其中乳业占比小,08年上半年乳业为1608.81万元,乳业占比3%左右,07年乳业收入2,727.02万元,乳业占比不到3%。

2007年乳业上市公司业绩比较

 公司  总资产(万元)  乳业收入(万元)  乳业占比  乳业毛利率  出口比例
新希望   687,668.48 110,662.94 24.19% 18.60% 14.49%
安琪酵母 

160,203.70

3,503.14 3.30% 19.70% 28.22%
维维股份  297,847.78 94,271.51 34.18% 21.27%  0.04%
SST亚华  129,117.44 116,150.40 94.08%  45.92% 0.78%
工大高新    123,352.77 11,920.92 14.21% 3.22%
新农开发    275,214.50 9,753.26 9.71%
新华百货   133,408.75 22,350.30 8.87% 25.46%
金健米业    165,027.94 2,727.02 2.72% 32.73%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