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投资者报 > 专栏 >
多投资基建可能打压股市
导语:不必害怕经济调整,调整中的股市可能表现相当好

《投资者报》特约专栏作家:周洛华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均推出了救市政策。起初,这些政策主要是向市场提供流动性,后来随着危机的加深,政府开始向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直接伸出援手。

而笔者坚决反对简单重复用凯恩斯主义的东西刺激经济。

基础设施投资会占用资金

用增加税收或发行国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想法是简单而幼稚的。现代金融学强调,对任何一项投资先确定其头寸,再谈风险收益。

美国大萧条时期,罗斯福总统实施了大量政府投资的基础设施项目,而我们回头再测算这些高速公路、桥梁和水电站具有的头寸时,其实这些基础设施的头寸和可口可乐、通用汽车等公司的股票头寸是相反的。这就等于用全国人民认购的国债复制了一项针对纽交所一揽子股票的空头。所以,凯恩斯主义在美国的实践不能算是成功的,关键在于其看似拉动了GDP的数字,却同时做空了美国股市,这违背了金融学的规律。

有人会质疑,认为基础设施投资怎么会对股市产生做空影响?其中的原因较复杂,但经过实证检验的结果不容置疑,而且可以想到这样的逻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结果,未来经济中的消费并没有增加,而是降低了原有厂商的成本,这就会导致降价和生产过剩预期的加深。

从货币主义观点看,加税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很严重。因为居民不仅减少了原本可供消费的支出,更糟糕的是,这些钱在政府手里并不会比居民消费支出对整体经济更有利。然而更重要的是,政府开支挤占了原本可以让老百姓享受的资源,使得居民的福利进一步下降,最终对经济运行不利。

许多经济学家热衷于向政府推荐有关扩大政府开支以刺激经济的建议。但这种做法除了能给出靓丽的GDP 增长数字之外,并无其他好处,还会给股市带来巨大空头压力。

在经济减速阶段,实施减税政策是正确的。这样给居民更大的消费空间,从源头上拉动经济发展。现在有些悲观经济学家和基金经理结成同盟,相信政府刺激经济的大规模开支措施将促进经济发展,并使股市受益。笔者提醒理性的投资者,这些人在12~18个月前,用同一种声音向大家散布所谓黄金十年的错误投资理念,投资人相信了他们说的流动性泛滥导致资产价格上升的错误逻辑,并招致重大损失。

股市在经济调整中表现会不错

股市并不害怕经济调整,在调整中的股市可能表现得相当好。我们可以从巴菲特日前发表的公开信中得到类似的启示,更多直接的观察则来自国外的股市。经济减速时,企业大量裁员导致劳动生产率提高,能促进股价上升。股价的回升,给投资人带来财富效应,并逐步启动国内的消费需求,进入下一次经济繁荣周期。

我们不要害怕经济减速,这是经济本身需要进行的正常调整,是我们优化产业结构,优胜劣汰的一次好机会。正常的经济减速不会给股市带来灾难,而错误的刺激经济的政策倒会给股市带来空头压力。

依靠政府发债和征税来集中进行大规模投资的结果,只是占用居民消费的资源、打压股市,并给未来带来更大的产能过剩。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