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大洋彼岸的危机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期货市场?期货各类品种的价格何时才能真正“触底”?
中国农业大学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主任、金鹏期货经纪有限公司董事长常清在接受《投资者报》专访时认为,只要全球经济增长的两个发动机中有一个触底回升,即是大宗商品价格摸底反弹之时。
《投资者报》:从近期市场表现看,愈演愈烈的美国次贷危机似乎已将商品期货拖入熊市,你如何定性目前的全球商品期货市场所处的阶段?
常清:过去很多人习惯将市场身处的不同阶段分为牛市、熊市,但过去的概念已不能适用于今天。我认为牛市、熊市是一个比喻,不如说上行、下行、大势向下更为确切。就目前而言,经济在下行过程当中,能源、原材料从需求来讲是一个减弱的过程,这对其价格而言是个利空,所以能源、原材料价格处于下行趋势,这是一种比较准确的说法。
《投资者报》:在你看来,如果想要判断大宗能源、原材料价格下行的趋势何时触底,最需要考量哪些指标?
常清:自2001年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此前美国一直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它的速度下来,世界经济就下来了。此后,世界经济格局中,以中国为首的“金砖四国”成了经济增长的另一个发动机。
客观评价,美国的经济还没有到底,这个发动机不太可能拉动全球经济发展。而中国经济从国内生产总值等数据来看,今年或将是个拐点,调整刚刚开始,正在从过热走向正常,这个过程也没有触底。我认为这两个发动机中,只要有一个触底回升,世界经济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就会起来。
《投资者报》:在目前的趋势和背景之下,投资者该如何选择可以保值增值的期货品种?
常清:当经济下行,投资者可以通过期货做空来进行保值增值。比如说原材料中的有色金属、橡胶、能源产品,只要经济发展不好,需求下降,这些期货品种的价格就必然和经济走势一致——向下走,房地产商、钢材贸易商就可以通过对铝、铜等期货品种的做空,来弥补实体价格的损失。但农产品和原材料板块有所不同,农产品主要是受供给影响,有需求刚性,因此,不能用作保值增值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