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难成暴跌避风港
导语:在全球大宗商品期货市场暴跌中,中国期货市场虽然受到拖累,却出现了一些“异象”。

在全球大宗商品期货市场暴跌中,中国期货市场虽然受到拖累,却出现了一些“异象”。

10月6日,尽管郑州棉花期货和其他多数期货品种一样,最终也以跌停收盘,成交量却高达19.9万手,持仓量增加一倍至6万余手;至10月21日,主力合约棉花0901仅下跌7%。而郑州白糖期货主力合约白糖0905合约,在此期间价格基本保持稳定。其他商品交易所的农产品期货,如连豆0905合约也是近似情形。

种种迹象是否暗示国内部分农产品会成为本轮商品暴跌的“避风港”?

北京中期期货公司研发部副总经理、高级分析师李哲认为,将大宗商品走势放在经济增长大势的背景下,不难得出结论——农产品和贵重金属相对作为工业原料的基本金属、能源等期货产品,肯定更抗跌,但农产品不可能长期“独善其身”。

在他看来,近期郑州棉花期货等品种近期跌幅较小,和前期已有较大下跌有关——从今年3月至9月,主力合约棉花0901已下跌超过20%,风险提前释放。

李哲强调,近期相关政策会对农产品带来一些积极影响,如提高纺织品出口退税额、国储系统收购等,但这些影响只会体现在即期,能否延续还得看政策实效。对于投资者而言,应警惕的是,在政策利好预期下,短线投机资金抄底入市,可能造成部分农产品期货价格后期发生暴跌。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