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施毽子 希拉里的一位幕僚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希拉里可以战胜任何对手,可是奥巴马不是一个对手,他是一种现象。”那么老兵麦凯恩呢?这分明是一场新旧生活方式的大战。
WEB2.0时代的总统竞选
粉丝们在网站上输入自己的邮政编码,就能得到所在地区为奥巴马进行助选活动所具有的信息列表,并据此加入支持奥巴马的团体。来自奥巴马竞选团队的戈伦博格说:“这些集会吸引了社区人群的极大兴趣。人们一回家就上网捐款。而这些人以前从没卷入过竞选活动。虽然希拉里的团队也曾经效仿此法,却收效甚微,或许,消除不了的“距离感”真的是导致她失败的最大原因。
相较于希拉里、麦凯恩这班试图追赶时代尾巴的老人来说,年轻的奥巴马是政坛真正的潮人,经常手持黑莓手机出现在公众视野,他和很多普通的年轻人一样,在锻炼时也要带上ipod。不仅如此,他还选择首先以短信和电子邮件的方式公布自己的竞选拍档人选,这些都是奥巴马取得更多年轻人以及硅谷IT精英支持的原因,要知道,麦凯恩在最近才学会了正常开关机,而现任总统小布什也是一个电脑盲。
《时代周刊》上刊登的数据显示,2000年时,18到29 岁的美国年轻人中只有13%“关注总统选举”;而今年,这个数字上升到了74%。最新的消息是,奥巴马的支持者已经开发出一款iPhone应用软件,这款应用软件可以让iPhone用户更容易与位于战场州的好友取得联系,并说服好友投票支持奥巴马。
身材是个大问题
奥巴马说,“听着,我是很瘦,但我很强壮。”他的医师谢纳在五月底发布报告,形容他“身材削瘦结实,没有多余的体脂肪。”也因此,他入选了美国时尚健康杂志《男子健美》评出美国最健美的2 5位男士。杂志编辑认为,奥巴马的篮球技艺非常了得,还有“奥巴马轰炸机”的美誉,而且他“坚持每天早起锻炼,可能在宾馆的健身房锻炼,也可能跑步45分钟”。不过,奥巴马也因此受到批评,他曾在一天之内三次光顾芝加哥健身房,总共锻炼188分钟。这种马拉松式的锻炼方式引得美联社(AssociatedPress)刊发了一篇广为流传的文章,题目叫做《奥巴马变身健身鼠》(ObamaBecomes a GymRat),记者在文中写道,“很难说奥巴马是在竞选美国总统,还是竞选‘环球先生’。”不过,据他的家人回忆,奥巴马是一个在印尼和夏威夷长大的“胖嘟嘟”的孩子。他的完美身材,源于克制和坚持,这是总统必备的品性。他从来不吃垃圾食品,转而吃MET-Rx花生巧克力味营养蛋白棒当点心,喝的则是有机饮料Honest Tea黑森林果粒茶。而根据坊间传言,另一位候选人麦凯恩则是完全抵挡不住豆豆糖、咖啡和Dunkin' Donuts炸面包圈的诱惑。
7月份奥巴马全家出现在《走近好莱坞》(Access Hollywood)节目中时,奥巴马7岁的女儿萨沙透露说,她爸爸既不喜欢吃冰淇淋,也不喜欢吃糖,她对此很不满意,“人人都应该喜欢吃冰淇淋。”她说。
不过,这已经成为奥巴马团队的一个新困惑。在对待总统的标准上,美国与法国截然不同,萨科奇身高1米65却仍然是法国人的骄傲,但在美国这样一个选民体重超标者占66%、肥胖者占32%的国家里,人们似乎更喜欢和他们长得一样的人,至于又高又瘦的总统,“或许要追溯到1860年当选的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历史学家斯蒂芬·赫斯(Stephen Hess)说。
总统亦凡人
共和党总统竞选人鲁迪·朱利亚尼说:“如果我们没犯过错,请不要给我们投票。”有时候不得不承认,奥巴马的经历以及生活中的优缺点是如此平衡,恰好契合了现代人对偶像的审美价值观——聪明过人、能力超群却有着大家都会有的软肋。
奥巴马虽然出身草根,履历却称得上是精英。他曾在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求学,是《哈佛政治评论》史上第一个黑人主编。1996年,他获选成为伊利诺伊州州参议员,从此平步青云。更厉害的是,奥巴马的“模范形象”并不会使追求叛逆的美国年轻人感到乏味:他年轻时也曾是“古惑仔”,不仅逃学,而且还吸食毒品。“他确实不是完人,我也不想全世界要他成为完人。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无畏的领导,只要他能把工作做好,那一切就很不错了。”同样毕业于哈佛的奥巴马夫人米歇尔策略得当,在竞选过程中,她从不像其他政治家的妻子那样竭力夸奖自己的丈夫,反而经常用一种具有讽刺意味的幽默话语来描述奥巴马,民主党代表麦克莱伦说:“当米歇尔谈到奥巴马时,她总能让你发笑。她不时会透露一些丈夫的‘糗事’,如不收拾床铺、乱扔脏袜子、鼾声如雷等等。”他们的生活和一般的美国夫妇没什么两样,“当巴拉克回家时,他会做很多家务,因为女儿们必须看到他的这些举动,而他也明白我需要他这样做。”
米歇尔继续说,“这是我们必须达成的共识,我不会因为他在外面的重要性而完全不需要他做家务活。”这个家庭名下只有一辆美国福特公司2 0 0 8款“翼虎”混合动力车,而对手麦凯恩妻子辛迪名下有11辆车,包括吉普、小型客货两用车、轿车、运动型多功能车等车型。奥巴马一家可能是所有美国参议员中最穷的,2004年,为了获得竞选国会参议员的经费,他们甚至把公寓拿出去抵押。时间推移到多年前,大学毕业后的米歇尔供职于芝加哥“西德利和奥斯汀”律师事务所,一次,她被派去指导一名新来的实习生,这名实习生正是当时尚在哈佛法学院就读的奥巴马,之后,他们频频约会,并在结识四年之后走入了婚姻。如今,他们的女儿马莉娅和萨莎分别是10岁和7岁。一家子出门散步时,孩子们有时会问:“住在白宫里是什么样?”米歇尔只好回答:“我们也不清楚。”“至少现在她们在芝加哥过得开心,”奥巴马说。又有谁知道未来呢?可以无限地好,也可能非常地坏,或许这就是奥巴马和奥巴马效应作用下的美国。
经济观察报品质生活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