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纽约上市,再等等吧”
导语:作为全球最大的上市和市场资本的交易所集团,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经营分布于6个国家的交易所,为6500多家上市去也提供资本,总资本量是全球其他任何交易所集团的四倍,集团股票日平均交易量,达到全球现金股票交易市场总值的三分之一。

“我们想让大家看到什么是全球性的交易所集团。”11月4日下午,仅仅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全球最大的交易所集团——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首席执行官邓肯?尼德奥尔,就让记者在北京领略到了这位跨国集团管理者所拥有的自信与从容。

面对记者连珠炮似的发问,尼德奥尔耐心地解答和认真的态度,让人印象深刻。

《投资者报》:我们注意到,今年以来由于全球经济形势疲软,使得IPO几乎停滞,请问纽约泛欧交易所对于吸引中国企业前往上市是否有什么新计划?你们是否建议这些企业在现在的经济形势下,修改自己的上市计划或融资计划?

邓肯·尼德奥尔:除非一定要现在到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否则,我们建议企业再等待一段时间。现在的市场是心理作用为主导,有很多谣言存在,因此还是等到市场重新回归基本面时上市比较适合。

2008年仍然有一些公司在纽交所上市,但规模和2007年无法相比。2009年,市场应该会给这些公司提供一些机会,我们目前能起到的作用是帮助企业做好准备,当他们有需要时,就可以上市了。

其实,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能够给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公司带来的好处是一样的,并没有因为此次危机而受到损害。资本市场总是起起伏伏,总有很多动荡,我们要用一种长期的观点来看待它。

对于中国公司来说,现在面临的一个挑战是怎么说服全球投资者。虽然说中国今年到明年GDP增长率预测为8%~9%,和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仍然是非常好的增长率,但这和中国过去几年的数据相比有所下降。因此,中国公司主要的任务是要向投资者说明,8%、9%的增长率意味着什么,以及对于公司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投资者报》:你建议现在准备上市的公司再等一等,又说2009年这些公司可能会有机会,我们是否可以理解成,2009年美国股市就会企稳,并会回归基本面?

邓肯·尼德奥尔:我希望是这样。这次的金融危机对于美国实体经济造成的影响更多是心理上的影响,而不是基本面的影响。当然我不能够肯定地说2009年市场一定会恢复。我们看一下历史上的情况,往往在实体经济恢复前3到6个月,股票市场会有提前恢复的迹象。所以,2009年如果在股票市场有了一些机会的话,那时候我们会认为这次金融危机最糟糕的时候已经过去,而且实体经济的恢复在不久之后也将到来。

《投资者报》:目前在中国国内有这样一种观点,美国金融危机爆发虽然对金融体系伤害很大,但对实体经济没有过多的波及;而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虽然金融体系伤害不大,却对实体经济出现了较明显的伤害。您怎么看待这种关联?能否从您的具体感受判断一下,美国的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伤害到底有多大?

邓肯·尼德奥尔:关于美国实体经济到底受到多大影响,其实还是有一定时期的,过了这个时间后才会感到影响的严重性。

最近这个星期,实体经济受到的影响已经比较明显,主要是危机对于人们的信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一些个人消费者已经失去信心,因为未来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美国一些媒体使得这种情况表现得更为糟糕,他们的一些报道使个人消费者非常害怕甚至恐惧,所以不愿意去消费。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小企业主、小公司所有人而言,他们也很难获得信贷,所以无法像我们所希望的那样,进一步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公司。

《投资者报》:金融界的人士普遍认同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金融衍生品开发过度,这也加重了全球市场现在对金融衍生品的警惕。但我们注意到,11月4日上午你们与中国的大连商品交易所签约,紧接着又与郑州商品交易所签约,在当前的环境下,您怎样看待与中国就衍生品市场的合作前景?

邓肯·尼德奥尔:中国的衍生品市场和西方主要国家相比,还没有发展起来,但是中国发展机会非常多。对于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来说,我们旗下的Liffe(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和中国的一些商品交易所有很多合作机会。

在我看来,一方面我们会帮助中国的商品交易所实现技术升级,提高他们的能力;另外,我们可以在中国开展培训教育活动,对投资者进行教育。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教育,就是让投资者区分两种不同的衍生品:一种是在交易所里挂牌交易、受监管的,还有一种是场外交易,也就是OTC市场。后者不受监管,也正是OTC市场的衍生品,造成了这次信贷危机。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