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超百亿资金抢筹“保增长”
导语:基金、保险、QFII均已在政策出台前加仓A股,其重点增仓的板块,正是受惠于“保增长”政策的建筑建材、机械设备、金融服务

即便是在最黑暗的时刻,也总会有一些先知先觉的机构投资者,能够抓住黎明的曙光。

11月10日,国务院4万亿元“保增长”计划出炉,受此消息影响,上证综指涨幅达到7.27%,其中政策受益最为直接的建筑建材、机械设备、金融服务等板块涨幅居前,其涨幅均在8%以上。次日,上证综指震荡回调,但机械、建材、钢铁等板块表现依然强劲,呈现“众家下跌我独涨”的局面。

对于此次政策的出台以及涉及的“保增长”板块的上涨,嗅觉灵敏的机构们似乎早已预料到。

根据我们对上交所盘后统计数据的研究,基金、保险、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纷纷在政策出台前加仓A股,而其重点增仓的板块,正是受惠于“保增长”政策的建筑建材、机械设备、金融服务等。

我们的粗略统计进一步显示,在4万亿元计划出台前两周,基金投入的资金近60亿元、保险资金砸下约20亿元、QFII资金超过20亿元,这意味着,机构投资者已有超百亿元注入“保增长”板块。

基金、保险、QFII联手抄底

刚刚过去的10月,A股市场与全球股市一起经历了“最黑暗”一月。10月上证综指跌幅达24.63%,短短20个交易日创出自1994年7月以来的最大月跌幅。

但观察机构投资者近期动向,我们发现,10月最后一周,包括基金、保险在内的席位开始谨慎做多。

其中,基金在10月最后一周净买入近50亿元。而在10月前3周,基金持续净卖出近80亿元。11月的第一周(11月3日至7日),基金延续其前一周做多态势,继续加仓6.2亿元。

如果说基金反手做多50多亿元不足为奇,那么投资一向谨慎的保险和QFII的逆势加仓或许更值得注意。

在10月A股经历最动荡的岁月之时,T席位(包括中国人寿和平安等保险席位)一改今年年初以来多数时间做空的常态,于10月22日开始小幅持续净买入。10月22日至11月7日期间,T席位合计净买入20亿元,其抄底时间较基金早了三四天。

在投资界素有“火眼金睛”之称的QFII此次似乎又踏准了政策出台的节奏。

上交所大宗交易平台显示,在政策出台前两个交易日,即11月6~7日,最早获得国内QFII资格的瑞银证券总部分别通过上交所和深交所大宗交易平台投下近10亿元,涉及股票囊括两市所有权重股。据粗略统计,仅在11月10日收盘后,瑞银证券两日内的投资已浮盈近亿元。

此外,上交所盘后统计数据显示,在4万亿元“保增长”计划出台前两周,瑞银证券已在A股市场上吸筹12.65亿元,成为该段期间内净买入金额最多的机构。与其步调一致的,还有QFII聚集地之一的申银万国上海新昌路营业部,该营业部净买入2.95亿元。

有一点令人费解的是,在大宗交易平台上卖给瑞银证券筹码的竟是另一家QFII聚集地——中金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在二级市场上,这一营业部更以净卖出13.62亿元成为“保增长”计划出台前两周净卖出最多的席位。

与其一起看空的,还有另一家QFII聚集地——中金北京建国门外大街营业部,此举似乎意味着QFII的此次抄底行动并不一致。

解密机构增仓个股

进一步追踪基金、保险、QFII在大盘暴涨7.27%前增仓个股,其中暗藏玄机。

通过基金风向标可知,10月27日至11月7日,基金重点加仓板块为银行、土木工程、通信及服务、证券保险、汽车配件等。各板块中买入最多的个股分别为北京银行、中国铁建、中国联通、中国平安、中国南车。

而细分基金公司行为,并非所有基金公司都看多后市。其中,基金7830、基金7972、基金7930为此期间净买入金额最多的前3家公司,基金8356、基金8478、基金8240是净卖出最多的前3家公司。

观察上述3家做多基金公司的买卖情况,其青睐的板块略有不同。基金7830重点买入金融服务板块,如浦发银行、招商银行、中国人寿等;基金7972重点买入金融服务板块以及钢铁(宝钢、武钢)类个股;基金7930在重点增持中国平安的同时,布局于中国联通、中国南车、三一重工等通信及机械制造类股票上。尽管这3家基金公司重点布局板块略有不同,但其增仓板块无不与“保增长”计划相关。

根据我们的统计,保险资金重点增持的股票,主要为金地集团、中国联通、交通银行、中信证券、中国南车以及晋西车轴等。这都属于“保增长”板块。

从资金流向看,瑞银证券总部在二级市场上共计增持36只个股。主要为中国平安、交通银行、兴业银行、海螺水泥以及武钢股份、中国铁建等。

此外,瑞银证券在11月6~7日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广泛增持的47只股票,与其在二级市场上重点增持的板块大致相同,即银行、证券保险以及武钢股份、宝钢股份,另外还涉及大秦铁路、中国铁建、中国中铁等工程建筑类个股。

这意味着,此次机构联手抄底的资金,几乎尽数落入“保增长”棋盘之中。

我们的监测还表明,10月27日至11月7日,在机构三巨头几乎集体下注“保增长”板块时,私募基金也有悄然跟进之势,但相比而言,私募选股比较分散。

除增仓浦发银行、招商银行、中信证券、海螺水泥以及环保能源股川投能源、农业股通威股份等“保增长”计划受惠个股外,私募还对部分有色金属类个股情有独钟。从其选股情况初步判断,私募略逊于三大巨头。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