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证券界人士向《投资者报》表示,上述4种券商死亡路径在本轮熊市出现可能性较低,但并非没有可能,券商应提高风险意识。
在上海一家资产管理公司的总裁看来,股票市场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以及监管的逐步到位,已经使得券商“坐庄”几无可能,但券商自营业务风险依然较大,比如部分券商自营资金集中在一两只个股上,应引起重视。
记者注意到,目前106家券商中只有50余家有资产管理业务资格,其中大部分以集合资产管理为主。
这意味着,至少从表面上看,资产管理业务现阶段可能给券商带来的风险并不大。
但事实并不尽然。一些业内人士透露,券商集合理财计划中一般都有自有资金参与,若产品出现亏损,券商自有资金也将赔进去,而且按照某些合约,如果产品亏损,券商连管理费都无法收取,其相关运营等于完全“打了水漂”。
此外,由于券商资产管理规模不计入资产负债表,所以,目前每家券商的定向资产管理规模究竟有多大、以何种合约方式出现,并不清晰。而风险可能恰恰隐含其中。
在当前股市底部仍未确认的情形下,券商还应注意经纪业务风险。海通证券一名高管11月初曾与记者谈及,一般来说,两市日成交额在300亿元以上,券商可收支平衡,但熊市拉长,不排除一些小券商因经纪业务亏损,倒闭或被兼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