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不是请客吃饭
导语:“独立行情”背后的假设是“中国特殊论”,但每提“特殊论”,结局就不佳

4万亿投资与一年前的突然行政干预紧缩政策,一极冷、一极热,都富有戏剧性。

英国《金融时报》的戴维·皮林转引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斯蒂芬·罗奇的看法称:“中国政府的行动好像有些‘慌张’,表明经济增长率可能已降至8%以下。”作者又不客气地说:“8%是中国观察家们确定的控制社会动荡必需的水平。他们的才智令人质疑。”

作为中国人,我们从不怀疑自己的才智,只是对于我们那些过分的才智,信心不足。

怀疑是很正常的。大多数人,包括我,更喜欢钱分给全中国每个人,让我们自己选择钱的用途。

当然,精英们一定觉得我们普通人眼光太短浅,由他们花钱,专业而有远见。希望如此。

“4万亿”究竟是怎么回事还没搞清,下面已有人做足了文章。我手机上接到不止一条短消息:“中央4万亿投资,赶紧抄底房产,请投资某某住宅。”

已跌了70%的中国股市更是有理由抄底。2008年,大小机构、投资者、投机者和赌徒,一直在亏钱,还没赚过钱,到了年底,应该给自己发年终奖了。于是,大家一起把股市炒上去吧。

大跌之余,一定会报复性地反弹。2008年的中国股市确实比较奇怪,没什么像样的反弹,除了被政策硬逼着在3000点以上冲了一把。不过,想想2006年和2007年,除了“5·30”那次大调整,股市也是不回头地往上冲。暴涨暴跌,倒也形成完美的几何对称。

辩证地看,一次大熊市中的反弹是为了下次更好的下跌,像个重病的人,越是剧烈地运动,就病得越厉害。同样,一次大牛市中的调整是为了下次更好地上涨。从股票供求关系分析也讲得通,股市一直下跌,卖的人越来越少,就跌不动了,很容易被抬上去;然后,趋势向下时,那批买入被套的人往往成为新一轮下跌的动力。

比如,这次有人喊:“这是今年唯一赚钱的机会啊。”对,假如反弹成立,就一定有人赚钱,但谁给他们的钱?一定是另一批最后抢反弹不成被套住的人。

同理,有人称之为“请客吃饭”行情,谁来请客?

此次媒体上用得最多的词汇是“独立行情”,也就是A股不受外围市场影响,独自上升。这又是睁眼说瞎话。明明A股是在港股尤其是H股的强力反弹影响下,借“4万亿”概念,才有了反弹的勇气和信心。为什么要喊“独立”?他们还是对国际环境心里没底,怕海外的反弹随时结束,我们的“吃饭行情”迅速夭折。说独立,就是希望反弹时间能长些,“赌”得尽兴些。

“独立”背后的假设是“中国特殊论”。但每提“特殊论”,结局就不佳。比如,今年不少人刚说中国宏观经济会“个别发展”,形势马上逆转,要“保八”了。又比如,每次有人为中国股市高市盈率强烈辩护时,就要暴跌了。

中国股市的“特殊论”还演绎出什么“定价权”,除了是“操纵股价”的另一套说辞,根本没什么意义。2007年,一帮牛哄哄的中国基金经理跑到香港炒权证,结果大败而归,才知道什么叫“定价权”。

要独立,自以为特殊,是青少年的梦想,当然还是利用与诱惑人的把戏。可惜,大多数人在股市中的情商并不高于青少年。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