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府的投入产出效应来看,3G要远远高于其他诸如交通、基建等项目,因为那些需要政府真金白银拿出来,实实在在地投入,而3G只需要政府一个政策,相应的社会资源就会进来,对政府来讲,应该是一本万利的事情。”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金桥在接受《投资者报》采访时表示,尽管没有列入4万亿拉动内需计划,但社会投资对3G板块的热情是很高的,3G一旦发牌,其拉动社会投资的效应将比其他任何项目都快。
据陈金桥计算,3G短期对内需将有5000亿元计的带动。如果将时间段放得更长的话,这种带动将会是以万亿计的。
陈金桥认为,移动通信还是有一些和基本消费紧密相关的,比较典型的比如手机终端;二是扩大服务性消费,3G的移动上网、无线终端多媒体信息等中高级服务对拉动相关需求是很好的推动;此外,3G的网络工程将会对相应的设备和工程建设以及管理方面的需求产生拉动作用。
对于工信部表态支持TD,陈金桥解释,首先还不是运营商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关注带动设备商和终端厂商形成产业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他们在国际上的地位、扩大出口。
拉动内需保增长的需求会加速3G牌照发放,这个逻辑得到了陈金桥的认可。他强调,3G牌照发放是否加速,关键看政府刺激内需的需要。根据目前情况,发牌照,基本上年内会解决。他认为,牌照发放早晚,对三家运营商来说没有太大的差别。
不过,早比晚好,有两个原因:一、我们已经可以清晰地听到4G脚步,追兵已至。目前全球设备商都已经在做4G研发准备,最乐观的运营商估计到2010年就可以拿到商用产品,全球部署。而从国内的情况来看,最早也要到2012年才有商用产品,大规模布置可能还要再晚两年。这样从现在算起,还有5~6年的时间留给3G发展。这个时间并不长,仅有2G的一半。
二、经济形势本身也不容我们丧失机会。在这个大潮中,一切能刺激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我们都要利用。现在再讨论3G有无需求是伪命题,需求可以培养,3G的需求也需要培养。尽管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对需求的拉动作用没有制造业、铁路、交通等行业那样大,但整体而言还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并且对经济增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也有业内专家对此发表不同见解,北京邮电大学阚凯力教授就认为,3G不是有效投资,对拉动内需没有任何作用。“3G不急着发展,等李嘉诚赚了钱再说。李嘉诚到现在一年还赔几百亿呢,中国着什么急。”急于上3G,最坏的结果,有可能拖垮整个电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