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减税”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首次被提到,甚至“减税”两个字也是在中央文件中首次出现。虽然从2004年开始的本轮税制改革,其结果就是减税,但中央文件上并没有提到这两个字。
“所谓结构性减税就是从总量上来看,就是有增有减,但总量上是减的。不是所有税种都减税,而是主要税种要减税,但有些税种是要增加税收的。”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主任、中国财政学理事安体富对《投资者报》解释到。
安体富表示,“比如现在增值税转型减收1200多亿就是在减税,另外企业所得税合并,减少1000多亿,将来个税如果提高扣除额的话也是减税。主要税种都是减税的,但有些可能是增税,比方说资源税如果出台的话肯定就是增税了。虽然有增有减,但加到一块儿,与以前相比是减的。”安体富说。
他同时表示,有些税种也很难界定是增是减。“比如燃油税,合到消费税里面去很难说是增税减税,把原来的养路费等6种费用都取消了,算总账不会增加收入,但也不太会减少。”
1998年那一轮财政政策基本上就是单纯的扩大财政支出,税收在那次的财政政策中也有减少,但幅度微乎其微。而近些年税收增长特别快,虽然不断有一些经济学家提出要减税的口号,但税收实际上并没有减少,而是增长得非常快,一直增长到2003年。
“十一五”规划里提到分步实施税制改革,讲到了两个问题:一是“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二是要进行包括增值税和消费税在内的八项税制改革。而2004年的新一轮税制改革,算总账要减收五六千亿。虽然如此,但政府始终没有明确提出我们要实行减税。
为确保增长,并拉动内需,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如下口号:一要扩大财政支出,二要减税。
“增值税转型喊了好多年,原来不转是怕减少收入,现在终于转了。”安体富说:“9月份以后收入下降很厉害,我们担心政府不会出台减税措施了,过去都怕收入低,要完成任务。但是现在看来宏观形势更严峻,所以还是要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