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年代的跟风出版
导语:国内出版界过去有一种不好的风气,前些年一直有很多被翻译过来的“伪书”一开始被炒得很热,最后却被证实在国外根本没有这么一本书的存在。经过这些教训之后,国内出版业出书开始变得规范。你可以说这些书翻译的不怎么好,但人家可是买了版权的。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焦建 近些年来国内出版业风声水起。因为出现了很多体制灵活的图书出版公司,他们把书策划完成之后,找个合作愉快的出版社出一下就好,这比起单纯由出版社找书出要有效率一些。前些年三联的老出版人沈昌文先生在看了广西师大出版社的出书计划之后,连说想不到一个地方高校出版社能有这样的出版雄心,后生可畏,后生可畏。

很多广西师大的书,都是贝贝特出版顾问有限公司出的。他们的北京公司离我工作的地方很近,一进门就是在这里出过书的作者的照片,贴满了整整两面墙,真不愧“为了书与人的相遇”这样的口号。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湛庐图书和人民大学出版社,华章图书和机械工业出版社以及辽宁教育出版社的花生文库等等,都是属于合作比较久也比较顺畅的例子。

金融危机之下,工作以后,我的阅读口味开始从偏重关注三联商务和广西师大转向中信和机械工业等等。商务就像是一个老学问家,真是有水平,可作为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小知识分子,工作学习之外读商务真的很是需要毅力。三联一直有点小资情调,它有时候太关注知识分子圈子里面那点事儿了,因此显得做作。可三联有个好处,就是它也出学术书,但不会那么难懂,而且即使买了不看,光是装帧设计就是一种艺术,三联最近庆祝六十周年,出了一本装帧大师宁成春先生编选的三联六十年书衣,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相比之下,中信们就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中的小伙子。它们有诸多的毛病,比如出书快啊翻译的不好啊对编辑压制的厉害啊纯粹以公司的理念来做出版没有文化味儿啊.....等等等等,不一而足,以至于我跟很多读书的朋友交流的时候,一谈起这些出版社,很多人的反映都出奇的一致:我说,什么什么书是谁谁出的,他们说,奥——一点都不奇怪的样子。然后又接着说,它们的书出的不好,翻译的不行。可除此之外,好像他们也得不出什么特别不好的地方。

这些被人一直骂着出书快的出版社的存在,其实是有很多好处的。


国内出版界过去有一种不好的风气,前些年一直有很多被翻译过来的“伪书”一开始被炒得很热,最后却被证实在国外根本没有这么一本书的存在。经过这些教训之后,国内出版业出书开始变得规范。你可以说这些书翻译的不怎么好,但人家可是买了版权的。

现在国内聚焦于财经出版的有这么几家:人民大学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再加上个中信。其他很多出版社也在出书,但往往更加良莠不齐,几个人架个草台班子,就能出厚厚的一系列“每天读点金融史”这样的书了。

在这些一直被人诟病的出版社的努力之下,国内的读者已经可以基本上跟随着国际出版界的流行风,这次次贷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一定程度上说,这没什么不好。比如今年十一月中信开始出《中信金融前沿》译丛,很多都是由风暴中心的学者参与者写的。因为我们本身处于风暴眼之外的缘故,真正要等到中国的学者来谈这些问题,不是早已事过境迁,就是隔靴搔痒谈不到点子上。
在这个意义上说,这些因问题而出版的图书的及时性,的确可以给我们提供更多的观看世界的角度,例如最近一本《半路出家的投资银行家》给出的投行界内幕就足够的犀利。要知道现实的世界总有一些它自己的运行逻辑,假如不是做学术研究,能够更及时的获取更多的相关背景资讯,远比两眼一摸黑的单从学理上分析的要更接近现实。很多问题一直都存在,可假如我们一直缺乏对相关问题的材料的话,很可能我们会重新走上别人已经证实是死胡同的老路上去。

这些出版社的出版思路一直显得清晰实用。它们聚焦于经管图书出版的坚持现在已经产生了某种优势,而这还时不时的带给读者阅读惊喜。你可以批评它们的过分商业化,但看看这些出版社最近出的《最底层的十亿人》和《白人的负担》就很能说明一点问题:现代出版不大可能再是赔本赚吆喝的产业,但书籍本身的特性就决定了——它可以在商业成功的同时,也给社会增添更多正的外部性。这样良性循环的逻辑建立起来,出版业才可能永续繁荣,而我们才可能看到更多以往看不到的书。

在这些意义上来说,这些一直被人诟病的出版社们的存在,的确是很有意义的。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