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机构破坏市场稳定之症结
导语:机构游资化,一方面是由于保值增值和净值排名的现实要求,另一方面是由于机构对经济预期不确定而导致的信心不足

专题:A股2008剧痛
更多相关专题文章:
·悲怆A股2008
·A股全线坠落
·投资者对基金业很不满
·多半基金在熊市中裸泳
·券商错判市场的四大缘由
·券商集体错判今年股市
·QFII引领游资化
·踏准政策节拍悬疑
·私募基金年均亏损逾30%
·大小非减持争议关键在信息披露
·大小非至少套现261亿元
·被迫持有中石油
·散户平均赔5万元
·机构投资者加剧股市动荡
·机构破坏市场稳定之症结
·管理层为何难维稳?
·中国式救市怪圈
·维稳失败的根源在监管层2009

尽管政府一再强调,防止股市暴涨暴跌,但事实上,暴涨暴跌一直在持续。监管层冀望能稳定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在日益壮大的同时,却频繁进行短线化操作进而破坏市场稳定。

诸多机构投资者向《投资者报》记者抱怨,游资化操作实在是无奈而现实的选择,不仅宏观经济前景不确定性的增强以及上市公司盈利持续下滑影响他们的决策,来自外围股市的压力以及“大小非”解禁的冲击等等,都迫使他们无法担负“维稳”的重任。

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人士表示,这是系统性问题,投资环境的改变涉及很多方面;同时也是信心问题,尤其监管层的公信力有待提高。

机构投资者破坏市场稳定

一项基于基金规模与市场稳定性比较的研究发现,两者呈现负相关的关系。即是说,基金业资产规模越大,市场的稳定性越差。

《投资者报》2008年8月下旬的一项统计表明,在暴涨暴跌的A股行情中,机构投资者确实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据统计,2008年初至8月,暴涨暴跌当日成交额排行榜中居第一名席位中,公募基金席位出现7次,在机构中稳居榜首;私募席位上榜的次数与此相同,也为7次;券商席位出现了5次;QFII席位出现了4次;T字头的险资席位出现了2次。这意味着,在很大程度上是公募基金主导了A股市场的暴涨暴跌行情。

以南方基金在2008年6月的3次操作为例,6月10日,上证指数暴跌257点,跌幅高达7.73%。南方基金以净卖出4.28亿元,成为当日A股市场第2大做空主力。

6月18日,上证指数在经历了罕见的“十连阴”后终于放晴,沪指当日暴涨5.24%,南方基金摇身一变,以净买入5.33亿元成为当日净买入最多的基金公司。

6月27日,上证指数在短暂喘息之后再次破位下行,一日之内跌去153点,跌幅高达5.29%。南方基金以净卖出4.65亿元位居当日做空基金公司第一位。

国元证券投资咨询总监康洪涛告诉《投资者报》记者,现在无论是券商自营还是公募基金,都存在快进快出的游资化情况,持股周期基本上在5至15个交易日,而2007年一般在三个月。

除了内地的机构投资者是市场不稳定的主导因素外,QFII随着规模的壮大也逐渐成为市场的不稳定因素。QFII还时常在大宗交易平台上“兴风作浪”,如12月1日至8日,QFII在申银万国上海新昌路营业部、中金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国泰君安总部以及银河证券总部等四个席位之间进行了多达160笔大宗交易。

悲观预期导致机构游资化

原全国人大财经委办公室副主任王连洲12月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场的暴涨暴跌主要由于机构投资者对宏观经济预期不确定,从而导致信心不足。

王连洲认为,机构投资者面对诸多投资人承担着保值增值的压力,面对公司则承担着净值考核排名的压力,加之对市场大势的不确定,所以在市场剧烈波动时,他们也难免通过一些短线操作来试图增加盈利或者降低亏损。

康洪涛前期对基金经理所做的调查,不仅可以充分说明11月的反弹为何夭折,更能解释机构为何倾向于操作游资化。

康洪涛告诉《投资者报》记者,经过他的调查统计,近76%的基金经理认为当前中国处于经济周期的衰退阶段,判断中国经济处于景气末期的占10%,只有1%和11%的选择经济仍处于景气初期和中期(在2008年5月时,最少有90%的基金经理认为未来12个月GDP增速将达10%或以上)。

此外,基金经理对于上市公司盈利增长的预期更加悲观。仅有9%的基金经理预期上市公司业绩仍将增长,而选择业绩下滑的比例达到71%,其中,选择未来业绩下滑10%和20%的比例分别为40%和23%。

记者采访中发现,诸多机构对外围股市的担心仅次于实体经济。自雷曼兄弟的破产令美国股市急剧下跌后,市场恐慌情绪在全球大范围爆发。康洪涛表示,机构投资者在外围股市的影响下早已是“惊弓之鸟”,上涨的时候有可能不敢跟,但下跌的时候一定会紧跟上。

临近年底,机构博短操作特征更为明显,板块轮动速度也有所加快。东北证券研究所所长袁绪亚告诉《投资者报》记者,随着年关的临近,各家机构考虑到市值、收益等考核因素,都会迅速调仓或者快进快出。

对于私募资金而言,产品设计上的约束也是其操作游资化的一个原因。上海宝银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崔军告诉《投资者报》记者,自己身边发行结构型信托产品的私募基金,在操作上都是快进快出。

投资环境有待改善

对于机构如何才能发挥稳定作用,王连洲告诉《投资者报》记者,这需要改善投资环境,不仅要把实体经济搞上去,上市公司的分红派息也应该长期化。

王连洲认为,国内上市公司分红派息的很少,影响了包括机构在内的投资者做长期投资,如果投资环境能逐步得到改善,相信他们是不愿意短线操作的。

此外,他还认为要提高监管层的公信力,加强对证券投资基金投机行为的监管,不断完善异常交易监控体系,对于基金的过分投机行为,监管部门应采取措施加以约束,否则就是对守规矩者的不公平。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也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制度创新是激活股市的长期战略选择,我国股市和美国股市下跌的原因不一样,因此,救市方法也不能简单沿用美国降息、减税、注资的办法,中国股市缺的不是钱,而是市场投资人的信心和制度性创新政策。

此外,袁绪亚认为,客观来说,由于A股市场缺乏对冲工具,所以市场波动比较频繁,相信融资融券以及股指期货等金融创新产品出台后会有所改善。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