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投资者对基金业很不满
导语:2009年多少投资者还会再买基金

专题:A股2008剧痛
更多相关专题文章:
·悲怆A股2008
·A股全线坠落
·投资者对基金业很不满
·多半基金在熊市中裸泳
·券商错判市场的四大缘由
·券商集体错判今年股市
·QFII引领游资化
·踏准政策节拍悬疑
·私募基金年均亏损逾30%
·大小非减持争议关键在信息披露
·大小非至少套现261亿元
·被迫持有中石油
·散户平均赔5万元
·机构投资者加剧股市动荡
·机构破坏市场稳定之症结
·管理层为何难维稳?
·中国式救市怪圈
·维稳失败的根源在监管层2009

2008年可谓国内基金史上投资者最难过的一年,基金净值大幅缩水,基金投资梦被彻底打破。

12月13日《投资者报》、新浪网基金频道和腾讯网基金频道联合举办了“基金投资者看2008年的基金业”调查,主要内容为“基金产品”、“客户服务”、“基金经理与基金公司”以及“对基金业未来的信心”。为期3天的调查收回有效问卷共 1523 份。

73%投资者很不满意

翻开2008年基金各季度的报告,除了一季度出现较大的赎回之外,其他两个季度赎回量均很小,其中重要原因是持有人已被深度套牢。

在调查“现在还持有基金的主要原因中”中,有67.77%的投资者表示是“由于深度套牢”,有30.70%“仍然看好基金市场而长期持有”,仅有1.52%“还有兴趣在博短线”。

他们持有的基金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截至12月11日调查结束,仅有7%的投资者还处于正收益,有20%的投资者其亏损额已经超过60%。也就是说,这些持有人如果投资了10万元,目前仅剩约4万元;46%的投资者的收益率为-40%至-60%。

他们对自己持有的基金什么时候能收回成本比较悲观。仅有3%的投资者相信在半年内能收回成本,12%的认为在1年内能收回成本,而31%的投资者认为至少要3年才能收回成本,还有19%的投资者相信3年内能收回成本。在调查“对你持有的基金是否满意”中,73%的投资者表示很不满意。

52%投资者感觉客服态度一般

2008年,投资基金的真金白银日益缩水,基金公司的客户服务给投资者什么感觉呢?

在“对你投资基金的公司客户服务态度的评价”中,21%的投资者“感受到的态度很差”,52%“感觉一般”,仅有10%“觉得算还可以”,此外,还有17%的投资者“没有感觉到基金公司的客户服务”。

在基金公司常用客户的服务中,最让投资者不满意的依次是:对账单的寄送、客户服务的电话服务、投资见面会的安排和基金公司的短信服务。

36%投资者认为基金公司不负责

在调查基金公司对投资者是否负责时,36%的投资者“感觉基金公司不负责任”,53%的投资者“感觉不到他们在负责任”,仅有10%的投资者“感觉基金公司是负责任的”。

在对“不负责任”的因素调查中发现,逾50%的投资者感觉基金公司在产品销售和宣传时曾经误导过他们,仅有24%认为没有误导自己。

在“对基金经理专业能力评价”时,40%的投资者认为,他们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能力很一般,甚至28%的投资者认为他们很差,仅有12%的投资者认为“基金经理还有一定的专业性”。

22%投资者不会再买

在“将来你还买基金吗”的调查中,仅有22%的投资者认为“不会再买了”,43%表示“将来还会买基金”,35%的投资者表示,“买不买要取决于将来的具体情况。”

如果不买基金,他们选择的投资方向依次是存银行、自己炒股和选择其他投资品种,其比例分别为48%、29%和15%。

经历过熊市的投资者,在调查“如果他们购买基金,将来选择基金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时,投资者的选择依次是产品业绩、公司品牌、基金经理,他们的占比分别是42%、35%和7%。此外,部分投资者选择基金是凭感觉和他人的推荐。有意思的是,凭自己感觉选择基金(12%)所占的比例高于基金经理的因素。

显然,今年基金经理已经让投资者很不信任。

基金投资者的心声

在调查“投资者最想对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说的话”中,出现最多的词语是“负责”、 “回本”和“专业”。

出现最多的是“负责”:如“要为基民负责”、“对股东负责更要对基民负责”、“对基民负责,用良好好的业绩说话”、“只会赚取老百姓管理费、申购费、赎回费,老百姓损失惨重,基金公司确没有影响,基金损失严重,基金公司也没有承担任何责任”、“ 把投资钱像自己钱一样珍爱”。

出现较多的是“回本”:如“不求赚钱,但求回本”、“加油呀,我们的钱来得不容易,我把女儿上大学的钱拿出来买了基金,希望能收回本金就好!”、“快点让我回本吧!”……

投资者眼中第三个词是“专业”:“相信你们是专业的,市场总是千变万化,错不要紧,关键是吸取教训,争取明年取得好的收益。”、“再专业点就好了。”、“专业人员得做出专业水平。”、“希望加强专业素质。”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