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信贷如何推动企业并购
导语:“金融30条”允许商业银行对境内外企业发放并购贷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兼并重组

专题:市场的方向
更多相关专题文章:
·金融30条牵引市场方向
·辨析国办“金融30条”
·新增8万亿保证明年市场流动性
·《贷款通则》需调整
·信贷如何推动企业并购

“金融30条”提出明年“M2(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为17%”,就是要解决当前经济困境中的资金供求问题,但这种“货币扩张”显然不是撒胡椒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开展兼并重组,促进上市公司行业整合和产业升级”。

“显然,这里面调整产业结构的用意相当明显。”12月17日,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振中在接受《投资者报》采访时,对“金融30条”用这样一句话作了总结。

经济不景气之下,企业重组、产业升级和行业整合便成为中国经济必不可少的一次重新洗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束的第一天,政府就宣布了对南航、东航分别注资30亿元;12月12日召开的全国发展改革会议上,钢铁、汽车、煤炭、电力、水泥等行业的兼并重组成为大力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重点工作;而随着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国资委将继续推动中央企业整体上市”的表态,央企整合也在拉开大幕。

此前不久,中国银监会发布《指引》允许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开办并购贷款业务,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合力之下,中国企业兼并重组俨然将迎来一浪大潮。目前资本市场处于低位,并购有动力,成本低廉,有专业人士认为,好的企业开展并购有利于提升企业价值,并淘汰落后产业。无疑,并购大潮将为“熊市”带来一股牛气。

兼并重组与产业振兴

王振中所在的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不仅仅是研究理论,对应用经济学的研究也是一个重要方向。他对记者表示,现在的问题并不是扩张货币就能完全解决的,“缓解产能过剩搞产业升级才是长远之计”。他说,以前老说银行惜贷,但现在银行反馈的情况,却是贷款贷不出去。

企业的信贷需求下降,显然是在经济整体下滑的情况下企业方面出现了某些问题。缓解这种情况,企业重组、产业升级和行业整合已是不可避免。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兼并重组的外在动力正在全面加大。在经济下行时如何把握整合重组的机遇,行业陷入低谷时如何振兴,将是2009年保经济增长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12月12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后两天,全国发展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着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被明确为发改委明年的工作重点之一。发改委主任张平表示,明年发改委将编制并组织实施钢铁、汽车、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9个支柱产业振兴规划,并大力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重点是抓好钢铁、汽车、煤炭、电力、水泥等行业的兼并重组。

整合只是手段,振兴才是目的。业内人士认为,在以保增长为要义的前提下,发改委重点主导兼并重组的上述5个产业,都与国家“扩大内需、投资拉动”战略息息相关,对资本市场上的一般投资者而言,其兼并重组与过往的题材炒作,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银行信贷助力

这次的产业整合,并不是产业资本单兵作战。此前,囿于《贷款通则》,银行信贷不能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随着银监会《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的出台,企业并购不再是银行贷款的禁区。

业内人士表示,并购是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手段,也是进入新行业、新市场的重要方式。通过并购,企业将扩大产品和市场、最快捷和有效加强研发力量、消化过剩生产能力、进行行业整合,建立新的组织、收购瓶颈资源、占有核心技术、增加持股价值、提高规模经济效应和协同价值。

可是,并购需要大量资金。

12月6日,允许商业银行开办并购贷款的银监发〔2008〕84号文件发向国家开发银行及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并购贷款开闸。银监会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允许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开办并购贷款业务,以市场化方式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行业整合,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商业银行介入企业并购,好处不仅仅是提供了资金。中国的上市公司、大企业多是国企,在企业并购重组中,政府搞“拉郎配”并不鲜见。“如果商业银行的贷款进来,市场化操作的意识无疑会浓厚一些。”一位不愿公开署名的经济学家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

“钱”不是问题

就资金面来讲,2009年“钱”不是问题,无论是对实体经济还是对虚拟经济。

“政策立意是不希望通缩的。”王振中表示。他告诉记者,现在经济理论界有个共识,就是货币供应量以大于GDP和CPI之和3个百分点为宜。其实,金融30条提出2009年M2增速17%也是按此表述的。但一一细拆,就值得玩味了。

“对于明年的GDP增速,比较一致的心理预期是8%,这说明决策层对明年CPI的容忍度可以到5%。”王振中说。他认为,这表明政府绝对不愿看到通缩的情况发生。因此在安排货币供应时,抱的心态是宁多毋缺。

关键是金融危机之下,全球经济明年很难走出萧条,正常情况下估计,中国2009年的CPI也会较低,通胀率为零都有可能。那么,这么多的广义货币将“寄居”何处呢?

这其实会加快企业的兼并重组进程,因为对企业而言,满足正常生产之外还有余钱的话,它的第一冲动就是扩张。“现在国家出台了这么多鼓励兼并重组的利好政策,扩疆拓土可谓正当其时。”一位咨询管理专家表示。

经济萧条,资金为王。市场上的流动性多了,对资本市场也绝对是大大的好事。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